点头称是。他出列补充道:“孔明所言,深合兵法之要。庶亦以为,当先礼后兵。我江东商贸繁盛,盐,铁,丝绸,瓷器,皆是那些蛮夷部落梦寐以求之物。我等,何不以主公之名,派遣一支官方商队,以为使者,携带重礼,深入夜郎道。”
“此行,有三大目的。”徐庶伸出手指,条理清晰地分析道,“其一,以通商互市为名,结交当地部落首领,用厚利将其收买,至少,要让他们在我军经过时,保持中立。其二,我军使者与商队之中,可夹杂精于地理测绘之人才,将沿途的山川,河流,道路,以及各部落的兵力分布,虚实情况,尽数绘制成详尽的地图。其三,亦可借此机会,宣扬主公仁义之名,言明我军只是借道,并无占据他们土地之意,以安其心。”
“待地图绘成,人心初附,届时,再派遣一支精锐奇兵,沿此路线,闪击牂牁,则大事可成!”徐庶的计划,更为具体,更具操作性,将诸葛亮的战略框架,填充得有血有肉。
“好!”凤雏庞统抚掌赞道,“元首此计,稳妥周密,上上之选!先通商,后用兵,虚实结合,明暗兼施。如此,可将风险,降至最低!”
一向持重的长史张昭,与素来以深思熟虑著称的刘晔,亦是纷纷点头,表示同意:“孔明先生高瞻远瞩,元首先生谋划周详,此策,万无一失。我等,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