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 > 第74章完结

第74章完结

莱布尼茨具有火一般的热情。\x·q?i+s,h¢e*n¢.?c_o′m¢与伊拉斯谟、路德、歌德一样,是沟通德国统治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最伟大的架桥者之一;他与普芬道尔夫一起,可能是唯一能够影响朝廷的德国人。柏林、汉诺威、圣彼得堡等地科学院的建立,都与他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分不开。他给彼得大帝写信道:“我并不仅仅关心我自己的祖国或任何其他一个国家,我的目标是造福于全人类。”他这段话是用法文或拉丁文写的,文体高贵优雅。但平日他却竭力主张普及教育和科技知识,并为之奋斗终生。他充分了解德国人性格中的务实性,他们不容易接受想象的、虚的学问,他说服亲王们修建运河和开矿。他专程去见路易十四,向他宣传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他和沙皇讨论奴隶制问题,建议科学家研究手势语言。的确,他充分表明了欧洲必须形成一个联盟的思想。他希望用自己的哲学思想重建世界,在这方面,他的影响超过歌德。

康德(1724—1804),他的父亲是个马鞍工。他是莱布尼茨的继承人,特别在和平主义思想方面。他在“关于永久和平”的论文中,提出裁军和仲裁思想,并向世界证明,在德国始终存在着厌恶战争,鄙视权势的人民。?墈*书¢屋* \免`废·阅·黩¨但是即使康德是位预言家,他仍然不过是位隐居的学者。直到60岁,他没有离开过他的出生地,这一事实本身就是德国知识分子不受关注的最好证明。诚然,新的亚历山大可能会发现这位提奥奇尼斯;(Diogenes,前412—前323,住在桶中白昼点灯寻找正人君子的古希腊哲学家。——译者注)但是没有人这么做,腓特烈大帝也没注意到过他。

但是当他用自己特殊的头脑,缜密的思维,重新思考了上帝和世界之后,他决定把自己的信念隐藏起来。在大战中,他起先支持普鲁士。当俄国军队打到柯尼斯堡时,转而支持女沙皇,后来又转过来支持普鲁士。“我确实想得很多”,他写信给摩西·门德尔森(Moses Mendelsson,1729—1786,德国哲学家。——译者注)说,“我心中十分清楚,有些事情我将永远没有勇气说出来。.白?马¢书+院¨ ^哽^芯!嶵\快-但是我对我尚未思考过的问题,我将永远不会去说它。”在对国家的事情毫无地位的情况下,他居然写出一份裁军计划。这位洁瑕无疵的伦理哲学家,声称他将终生支持“伟大的法国革命”。他说,“所有一切现在正在法国发生的残杀,比起将要继续实行法国以前的独裁统治来,都无足轻重。雅各宾正在干的一些事情都十分正确。请不要对我胡说什么民族的骄傲,我情愿承认别的国家比我们干得好”。

可惜他从来没有公开讲过这些话。这些话都是他同他的学生谈天时,由学生们记录下来的。有些他写在后来找到的零散的纸上。“所谓国家,就是由人民统治自己……专制政体对人类没有好处,即使对它本国也没有好处,它只能给予一个国家表面上的显赫。”一次,康德对宗教提出某些批评,普鲁士国王便写了一张侮辱性的条子给他,威胁他不得重犯,否则将是“逆上”。康德回了一张条子给他,上面写道:“抛弃自己内心的信念或公开承认错误,这是很不光彩的。对目前这种情况做臣民的只好保持沉默。如果一个人所说的每件事都很正确,这并不意味着他有意要公开声明这一切。”

这就是一位伟大的德国学者在1794年,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下来的话,这已经是离他所敬仰的大革命很久以后的事了,这张纸条在他活着的时候,没有人看见过。这不仅是一个臣民对君主的沉默的回答,而且也是为了把君主禁止做的一些事情隐藏起来,这对年轻人是很危险的。他对当时就在鼻子下面发生的肢解波兰的事件也没有发表任何公开声明。又是第二个路德,不过,就其后果来说,要轻得多;而且对于康德来说,还有一个高度道德行为标准问题。

因为道德问题正是康德所呼吁的。他希望行动符合道德标准,这样做不仅出于个人的爱好,而且认为应该是一种义务;康德希望消灭专制主义、虔信主义和原始风尚,以此构想他的世界蓝图,但他不希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