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788章完结

第788章完结

我们看到,这个问题上的分歧,正是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根本分歧,而莱 布尼茨是站在唯理论立场上的。?s+h_u.x.i?a\n!g_t.x′t¢.-c?o_m~但莱布尼茨不同于笛卡儿之处在于,他企图 吸收经验论的合理之处,而不是一概排斥。这表现在他承认有两种真理:“推 理和事实的真理”。他说:“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 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们的反面是可能的。”又说:“我们的推理是建立 在两个大原则上,即,(1)矛盾原则,凭着这个原则,我们判定包含矛盾者 为假,与假的相对立或相矛盾者为真; (2)充足理由原则,凭着这个原则, 我们认为,任何一件事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的,任何一个陈述如果是真的, 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的充足理由,虽然这些理由常常总是不能 为我们所知道的。”从这些论述中我们看到,莱布尼茨希望将经验论一些因 素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中来的企图。

莱布尼茨与洛克争论的第三个大问题是物质能否思想的问题。洛克在这 个问题上的观点本来是不彻底也不明确的,他并没有明确肯定思想就是物质 的人脑的功能,而且也承认有某种精神实体。+顽¨夲`鰰¢栈? .芜?错.内~容/只是洛克认为精神实体的实在 本质也和物质实体的实在本质一样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因此,也不能认定灵 魂或精神实体一定是非物质性的,上帝只要愿意,就能使物质本身能够思想, 这是可能的。莱布尼茨认为洛克是在维护“在自然秩序的范围内,物质也能 够思想”这样一种主张。照莱布尼茨看来,感觉和思想都是物质按其自然本 性不能具有的能力,只能是非物质的心灵这种精神实体的能力。认为物质也 能够思想,就是把物质“以奇迹的方式提高了,以致接受一种它按照本性所 不能有的能力。”这当然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偏见。

以上就是莱布尼茨和洛克在认识论问题上一些最主要的原则分歧。总的 看来,莱布尼茨认为作为认识主体的就是人的心灵,它只能是一种精神实体 而非物质性的;它不是像洛克所主张的那样一种一色的“白板”,而是具有 无数潜在的天赋观念,这些潜在的天赋观念,也就是心灵这种单子本身所具 有的模糊的“微知觉”,它在自身的“内在原则”即“欲望”的推动下可以 发展成为较清晰的“知觉”,并进一步发展成“察觉”或理性,这就形成了 知识;这种知识在一定意义下就是心灵对宇宙万物的“反映”,但这种“反 映”并非外物通过感官进入心灵的结果,而是由于“前定和谐”在内部的知 觉表象和外物情状及发展过程之间的一致;作为反映即所认识的对象,也就 是单子及其所构成的事物;除了以“充足理由原则”为基础的表象这些事实 的真理之外,有一些真理则是以“矛盾原则”为基础而不依靠经验事实的“推 理的真理”。`我¨得¢书′城^ ?追+醉-芯,璋·洁?只有这种推理的真理才具有绝对的普遍的必然性,事实的真理 则无这样的必然性。

至此,莱布尼茨最终确定了他的唯理论大师的历史地位。

七、最后的年代 (1714—1716)

莱布尼茨自从陷入柏林和维也纳的事务后,他在汉诺威的时间少了,他 已被汉诺威、布伦瑞克——纽伦堡、柏林、维也纳、彼得堡五个不同的王室 所雇佣,这激起汉诺威的乔治·路德维希的不满,甚至停发了莱布尼茨的薪 水。1714年当莱布尼茨听说王后安娜去世,以及乔治·路德维希要登上英国 国王宝座的消息后,才返回汉诺威,但是他没能见到乔治·路德维希,因为 这位新国王在三天前就出发了。

从1714年起,莱布尼茨开始了悲凉的晚年生涯。他已经快70岁了,已 经太虚弱了,既不能像以往那样到处旅行,也不能在别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他确曾打算到英国去,但是他被巴黎所吸引。他不顾自己反法的观点,接受 了路易十四的邀请。而且要不是路易十四在1715年死去的话,他可能已经成 行。与此同时,他正积极考虑搬到维也纳会,或者就是到柏林去,他还是柏 林科学院的院长。

此时莱布尼茨虽然很悲凉,但是并未在思想上停滞不前,这个时期他又 和英国神学家塞谬尔·克拉克,法国耶稣会会士迪博斯以及其他一些著名人 物进行通信,他的某些重要哲学通信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1716年11月14日,由于中风和腹绞痛卧床一周后,莱布尼茨平静地死 在他的秘书和车夫的面前,终年70岁。人们把他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