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李时珍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不断进行实地考察,获取了大量的 第一手材料,这是许多人所无法比及的,也是他医术高明的主要原因之一。/6?妖+墈\书~蛧′ ,勉^废_粤¢黩·
另外,李时珍非常善于思考问题,尤其遇到书籍中的论说与事实不符合 时,还有几本书论说有差异时,他会首先思考哪一个提法更合理?为什么会 各言其事?差别到底在哪里等问题,然后展开实地考察,或到各地搜集资料, 进行分析论证。
这样,同样一味药,李时珍会千方百计地分析出它治疗的根据,总结出 规律来,这样再举一反三,他便会收集大量的材料,形成许多能药到病除的 方子来。
研究一味药,他常常先分析药效,然后亲自实验,所以许多药渣他都能 经过再次品尝分析出到底含有什么药材,而且凡是他用的药方,都是经过他 反复试验过、有十分的把握了才用。
随着李时珍医名的传开,来找李时珍的病人越来越多,他接触到的怪病、 奇病也越来越多。李时珍非常注重经验的积累。?如?闻′网? *首·发-他将平时诊治的医案——记 录下来,收集成书,这就是《濒湖医案》。
《濒湖医案》记录的,大部分属于危重或疑难怪异的病症,它们往往经 过了许多医生之手,在群医束手无策,而且许多药都没有办法医治的时候, 李时珍不守俗套,另辟蹊 (qī)径,意外地使患者转危为安。
一个男子患血尿,腹部胀痛难忍,以至于他唯一希望快快死了算了。李 时珍为他切过脉,看了舌苔,了解了发病过程,用藕(ǒu)汁调血余炭(头 发烧灰存性),令其口服,每次二钱。结果三日就血止痛除。
荆穆王妃胡氏有一次吃过荞麦面后,因为家里的一些事而生气,动了肝 火,怒气冲天。事后就觉得胃堵得要命,“胃脘当心痛不可忍”。请来医生 医治,医生用吐下行气化滞等药,想使她顺气,化解胃滞。可是药一入口, 就引起呕吐,不能奏效,大便三日不通,当他们找到李时珍时,李时珍沉思 了一会儿,忽然想起《雷公炮炙论》说:“心痛欲死,速觅延胡,”于是他 分析了病情,于是开出药方,用延胡索末三钱,温酒调服下,胡氏服下药后, 不一会儿,就觉得胃舒服了,疼痛也减弱了,而且能吃饭喝水。.k?a\n′s¨h+u\w_u~.?o′r*g\过不多久, 大便顺畅了,疼痛立即停止了。
这样的事例很多。当时,李时珍积累下各种医治疑、难病症的过程,写 成书 《濒湖医案》、《 (kē)所馆医案》。这里所记载的医案具有很重要 的临床价值。
但是,由于当时的统治者不重视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知识,对于李时珍 经过千辛万难所积攒下来的各种临床诊治经验并未给予很高的评价,也没能 当作知识宝库给予高度重视,结果,这两部书籍都已失传。人们只能从《本 草纲目》的某些记载中,看见一鳞半爪。而就这些点滴的记载,也让人惊奇 于李时珍当时处理的病有多怪、难。
李时珍从小就很聪明,虽然体弱多病,但气度不凡。在他晚年的时候, 当他首次与王世贞见面时,这位明代后期被誉为文坛盟主的王世贞便发现他 相貌不凡,气宇轩昂,才华横溢,称赞他是“真北斗以南一人”。
李时珍家虽然几代行医,社会地位不高,但是,李家好学善施,在宗族 和乡邻中声望很高,与当时蕲州四大名门之一的顾家是同里世交。顾问、顾 阙(què)两兄弟家富而俭朴,为官但是非常讲究道德,而且博学勤思,名声 很好,在官场和民间都享有很高的评价。
李言闻由于博学经史,又精通医道,对人孝义仁德,很受顾阙的敬重。 当时,顾家兄弟在蕲州崇正和阳明书院讲学,常常在他们家里聚集一些有名 的儒生,谈古论今,讨论学问。李言闻也常到那里参与聚会,与顾氏兄弟结 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李言闻去世的时候,顾阙悲伤痛哭,可见,他们之间交 往深厚。
李时珍与顾问特别相知,两人常在一起吟诗做对,讨论理学问题。顾问 是当时的理学名家,常常在阳明书院做讲演。李时珍就程朱理学的许多问题, 与他们进行探讨,交往日益加深。
一次,顾问梦见与李时珍对诗。顾问与李时珍二人把酒小亭,望见渺渺 远山,顾问诗意大发,吟出一句优美雅致的诗句:“远山隔林静”,梦中的 李时珍清风秀雅,从石凳上悠悠站起,远望与天相接的远山,欣然应答:“明 霞对客飞”。从梦中醒来,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