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一定的距离,及至1950年5月,季里诺竟放出口风,连以前做出的接受蒋介石流
亡的承诺也推翻了。¨5-s-c!w¢.¢c\o~m/
2.美国要筑一道反共产党的墙
美国的弃蒋政策使蒋介石绝望到了极点,没有了美国的输血打气,何谈有东山
再起之机。正当蒋介石在孤岛上默默祈祷上帝相助的同时,也注意到了美国政策的
微妙变化,而这种变化又是与国际、国内局势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由合作走向分裂,美苏关系逐渐恶
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标志着国际关系进人冷战时期,美苏互
视对方为头号敌人,双方发生了激烈对抗,这种对抗在中国表现为苏联支持共产党,
美国扶持国民党,国共互不相让。1949年蒋介石退台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标
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一气之下,美国将失败的怒火发泄在了蒋介石身上,从
而采取"袖手"政策。-微¨趣.小.税?惘/ ,嶵.欣~章,劫*哽\辛\哙′
此时,正值美国在国际上全面推行其"遏制"政策的时期,冷战的格局使华盛
顿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战后不安全感"。为了确保美国的"国家安全",美国在制
订其对华政策的过程中,对苏联因素的考虑往往成为美国决策层政策取舍的依据。
而中国本身的内在因素,在美国对华政策的审议中,有时反倒退居其次位置。由此
可知,美国不会真正退出中国事务。实质上,是否拉一把漂落孤岛的蒋介石,美国
一直处于犹豫之中,因为,蒋介石的生死虽无关紧要,而台湾的"失陷"将直接关
系到它在亚洲的战略利益。
原来美国所奉行的政策,一直是基于维持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以便使美国在
亚洲能有一个亲美的中国作为其地缘依托的一部分。当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尚稳,
也就是说当中国还能留在美国势力范围的前提下,美国对台湾尚不留意,支持台湾
是中国的一部分。/r,i?z.h?a¨o¨w+e-n?x?u.e\.¢c~o+m-只要国民党对台湾的控制还牢靠,那就说明台湾尚留在美国的势
力范围之内的"友邦"手中,于美国的东亚战略态势无害。因此,美国也没必要介
入台湾问题。而现在,国民党在大陆已经失败,有消息表明共产党正"渗透"台湾,
进而取代国民党在该岛的统治。那么,美国在亚洲势力范围内将要失去的,就不仅
仅只是中国大陆了,台湾也可能保不住。
一旦失去台湾,使台湾陷于"一个受克里姆林宫指使"的政府之下,"对美国
的安全将会产生严重不利的影响。"原因在于:一是如果在亚太发生战争,美国就
无法接近中国大陆的战略要地,包括空军基地、海港和沿岸铁路集散站,所以,台
湾具备潜在的价值,可作为美国的战时基地;二是一旦台湾失陷,苏联将控制从日
本到马来西亚地区的航海线,甚至将控制区域"扩大到琉球和菲律宾",这将威胁
到美国的战略安全;三是当时日本的食物及其他补给主要靠台湾供给,如果切断这
一来源,日本就会成为美国的负担,对美国的价值就会下降。基于以上种种考虑,
"介入台湾"的问题就摆在了美国面前。
此时,苏联和新中国的结盟进一步刺激了美国,新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也在不断
恶化。
新中国一成立,就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与各国建交问题采取了区别
对待的态度: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不需经过谈判过程;而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原殖
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原则上是先谈判后建交,看看它们是否接受新中国的建交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