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痘中杂症上1-3

痘中杂症上1-3

口喷秽气

痘疹发作时,脾胃受到毒邪侵袭,口中喷出秽臭之气,令人难以忍受。齐盛晓税徃 首发毒火燔灼脾胃,必须尽快治疗,加味归宗汤功效显着。

【注释】毒火侵犯、炙烤脾胃,所以口中散发出臭味,让人无法靠近。发痘疹全靠脾胃作为根本支撑,如今脾胃被毒火侵害,根本就受到损伤。若不赶紧救治,必定会导致脾胃溃烂,酿成大祸。必须用归宗汤进行治疗,秽臭之气减轻,病人才有存活的希望。

归宗汤(方剂见“发热”相关内容)。

不食

便秘且不思饮食,用解毒汤;脾虚导致不思饮食,人参白术类方剂疗效佳;不思饮食且咽喉肿痛,用甘桔汤;因伤食而厌恶食物,不妨试试平胃散。

【注释】痘疮依靠气血来生长发展,而气血借助饮食得以生化。从痘疮起胀、灌浆,一直到收靥、结痂,都以胃气壮实为根本。所以在痘疮病症中遇到不思饮食的情况,必须仔细分辨。如果大便秘结,痘疮颜色红紫且患者不思饮食,这是毒邪强盛、血热所致,适宜用凉血解毒汤加黄芩、黄连、大黄来主治。若痘疮颜色灰白,伴有泄泻且不思饮食,这是脾气虚弱,用人参白术散主治。在痘疮行浆阶段,患者想吃却又害怕进食,这是因为咽门肿痛,难以吞咽,宜用加味甘桔汤主治。要是患者此前喜食且进食过多,现在厌恶食物、不想吃东西,这是内伤饮食,胃中有积食停滞,宜用加味平胃散主治。

凉血解毒汤(方剂见“结痂落痂”相关内容)。

人参白术散(方剂见“喘症”相关内容)。

加味甘桔汤(方剂见“呛水”相关内容。)

加味平胃散(方剂见“腹痛”相关内容)。

发热轻、微微出汗,表明营卫通畅;但出汗过多则要谨防阴液耗竭。自汗不止,用保元汤;盗汗且夜间发热,用六黄汤。

【注释】卫气具有护卫皮肤,稳固守住津液,使其不泄漏的作用。痘疹病症出现出汗情况,是因为痘毒之火从里透达至表,侵扰卫气,导致腠理疏松,所以就出汗了。刚开始出现微微出汗,说明营卫通畅,毒邪可随汗排出,这确实是好的征兆。然而汗由血液化生,出汗过多就必然会导致阴液耗竭,必须严密防范。比如起胀之后大汗不止,如果还未开始灌浆,就担心无法正常灌浆;已经开始灌浆,又怕不能顺利收靥;收靥之后,更担心会出现气血虚脱,这是极为可怕的。自汗是由于阳虚,要赶紧收敛汗液,用保元汤主治;盗汗是因为阴虚,要赶紧降火,用当归六黄汤主治。

加味保元汤

人参 黄芪(蜜炙) 浮小麦 甘草(炙) 广桂枝 白芍(炒)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阳虚汗出用保元,人参黄芪浮麦甘,广桂枝同白芍药,敛汗实腠此为先。

当归六黄汤

黄芩 黄柏 黄连 生地 熟地 当归 黄芪(生)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六黄汤敛阴虚汗,黄芩黄柏共黄连,生熟地黄当归配,黄芪倍用效通仙。

秘结

痘疮无论内外都应保持宣通顺畅,若二便秘结,气血就难以流通。大便不通,适合用四顺清凉饮;小便涩滞不畅,八正散较为恰当。

【注释】凡是出痘疹,大小便以通畅最为适宜。因为痘疹属于毒火之症,只有保持通畅,经络才能疏利,气血得以流动,从而不会出现壅塞阻滞的隐患。×.三/#叶÷屋~#* |.=最¨?新_章<节1??更?@/新?,e快=一旦二便不通,毒火无法向外发散,必然会向内攻伐而引发病症。痘疹初发时大便秘结,用四顺清凉饮主治;小便不通,用八正散主治。但到了痘疹灌浆阶段,不可轻易使用这些方剂。

四顺清凉饮

白芍药 当归身 甘草(生) 生大黄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四顺清凉治秘结,大便不通毒火烈,白芍当归大黄草,急急煎服效最捷。

八正散

车前子 瞿麦 萹蓄 栀子仁 大黄 甘草(生) 木通 滑石

以灯心草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