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收集情报,了解日寇在东北腹地的军事部署和防御体系。
同时,加强部队的训练,针对东北的地形和敌人的特点,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战术。战士们日夜苦练,为即将到来的更大战斗做好充分准备。
而在后方,后勤部门也在紧张地筹备物资,确保部队在进军过程中有充足的弹药、粮草和医疗用品。整个部队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向着收复东北失地的目标坚定前行。
而热河鬼子全军覆没的消息,再次让鬼子大本营和天湟愚人震惊,
他们意识到局势己经愈发严峻,原本以为能稳守的防线接连被突破,这让他们的战略计划全盘皆乱。
鬼子大本营里,一片慌乱景象,军官们来回奔走,不断地传递着各种紧急指令。
天湟愚人那边,一些所谓的“军事专家”也慌了神,他们之前夸下海口,宣称日军在中国的统治坚如磐石,如今事实却给了他们狠狠一击。
这些人开始重新评估局势,试图找出挽回局面的办法,但慌乱之中,他们一时也拿不出有效的策略。
鬼子大本营紧急召开新一轮的作战会议,气氛比之前更加压抑。鬼子头目面色铁青,他深知热河的沦陷意味着他们在华北地区的防御出现了巨大漏洞,而接下来中国军队进军东北的脚步恐怕难以阻挡。但作为侵略者,他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于是决定孤注一掷。
会议最终决定,从本土再抽调两个精锐师团,火速支援东北战场,同时命令在东北的日军收缩防线,集中兵力,死守重要据点,妄图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优势火力,阻挡中国军队的进攻。
他们还制定了一系列秘密计划,企图对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线进行破坏,切断中国军队的粮草和弹药供应。
而李树成所在的部队,在热河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士气更加高昂。战士们得知鬼子大本营的反应后,心中更是充满了斗志,他们渴望着与鬼子的下一次交锋,要让鬼子知道,中国领土不容侵犯。
李树成根据收集到的情报,分析着鬼子的下一步行动。他深知,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艰难,但他对部队充满信心。
他一方面继续加强与各方的联系,获取更多关于日军在东北部署的详细情报,另一方面,针对日军可能采取的破坏后勤补给线的行动,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
他组织了一支专门的护卫部队,负责保护后勤补给线的安全。同时,对运输路线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一些隐蔽的路线,并且在沿途设置了多个观察哨,以便及时发现敌人的动向。
在部队训练方面,李树成针对东北寒冷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加强了耐寒训练和山地作战训练。战士们在严寒中摸爬滚打,苦练各种战术动作,为即将到来的东北之战做着最后的冲刺准备。
另外,经过大家商量,决定从两个方向同时进攻东北的鬼子,其中一路就是从山海関首接出关。另外一路就是从海上进攻大涟,让东北的鬼子左右不能兼顾。
这样,海军的训练也摆上了日程。李树成找到了熟悉海战的将领,与他们一同制定海军作战计划。
他们研究着东北沿海的地形、潮汐规律以及日军在沿海的防御布局。海军战士们加紧训练,练习海上射击、登陆作战等技能,力求在实战中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与此同时,李树成还与当地的百姓取得联系。东北的百姓在日寇的铁蹄下生活己久,受尽了苦难,他们对日寇恨之入骨。李树成向百姓们宣传部队收复东北的决心和计划,百姓们纷纷表示愿意全力支持。
他们为部队提供各种帮助,有的主动为部队当向导,熟悉东北地形的他们能引导部队避开日军的埋伏;有的帮助部队筹集物资,将家中仅有的粮食、衣物等拿出来支援战士们;还有的组织起来成立民兵队伍,协助部队侦察敌情,为战斗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各项准备工作的有序推进,进攻东北的日子越来越近。战士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坚定,他们深知这一战的重要性,这不仅关乎着收复东北失地,更是为了无数在日寇侵略下受苦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