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鸿琛的反扑,早在李玥瑶和丰神玉的预料之内。*兰,兰¢文?学¢ ′更_新?最+快·
李玥瑶坐在上首什么话都没说,只是一味的观察。
负责弹劾的人是御史台的,而其中也有些附和之人,工部,吏部两位尚书没动,但是其下属加入其中。
九卿中太府寺,鸿胪寺,光禄寺,太常寺,西位寺卿都在其中。
李玥瑶暗暗记下。
再看下面站着的丰神玉,抱着笏板,气定神闲的站着,仿佛朝堂上弹劾的人不是他一样。
皇帝坐在上首道:“右相乃国之柱石,既然诸位参奏,可有实证?”
御史中丞卢献此时出列道:“臣等为御史,闻风上奏,乃是吾等职责,不需要实证。”
李玥瑶听了笑道:“哦,既然如此,右相和宋尚书怎么说?”
宋宜年先出列道:“陛下,此乃子虚乌有之事。
臣和右相昔年求学时,都拜在老太傅门下。
所以我们之间多有往来,这些事朝中之人众所周知。
今日诸位御史拿此事说话,不知是何用意?”
皇帝听了点头:“唔,这事儿朕知晓。”
皇帝又看着丰神玉道:“那右相可有要说的?”
丰神玉听了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皇帝心中很纳闷,他们弹劾这些事情,只需要简单查一下就能查明,为何还要弹劾呢?
这种弹劾的最坏结果,就是丰神玉在家待两天不上朝,难道这就是他们想要的?
高鸿琛见皇帝陷入了沉思,便走出来说:
“陛下,去岁科考后,丰神玉以修史为名,将一批新科进士留在翰林院。o|μ如&¨文*#a网ˉ !/最?e新|}-章§??节£3>更|-新μ快}?
这些人都是他一手选上来的,如今他通过宋尚书将人全部安排进户部,这是想要将整个户部收入囊中。
这还不是结党营私,以权谋利,是什么?”
皇帝听了还未开口,李玥瑶就说:
“那依照左相的建议,此事应该如何处置?”
“丰神玉如此祸乱朝堂,应立即将人下天牢,而后交予三司会审此案。”
李玥瑶听了道:“户部尚书渎职至此,陛下也是下令其在家中待参。
右相这里只是御史上奏,并没有实证,就要下天牢,如此倒是显得陛下厚此薄彼。”
皇帝听了道:“不错。”
而后李玥瑶又道:“至于左相说的三司会审,事情是御史台捅出来,由他们接着审便不合适了。
大理寺,刑部联合查察即可。”
说完转头看着皇帝道:“陛下以为如何?”
皇帝听了点头:“那此事就交于大理寺和刑部联合查吧。
右相先在家休息,待事情查明再做进一步处理。”
丰神玉站在下首笑眯眯道:“臣,谨遵陛下旨意。”
散朝后,高鸿琛朝着丰神玉拱拱手道:“右相承让了。\三^叶-屋, ~最^新-章·节!更+新?快,”
丰神玉则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什么都没有说。
下朝后,皇帝和李玥瑶两人在一起商议。
皇帝喝了口茶道:
“今日除了御史台外,还有太府寺,鸿胪寺,光禄寺,太常寺,工部,礼部,都有人搅合其中。”
李玥瑶点头:“看来左相手中握着不少人呐。”
皇帝听了点头:“难怪梦中皇祖说,朝中有人有不臣之心,这段时间看来却是如此。”
“但我不理解高鸿琛今日的行为,这么做的结果最多就是右相在家待参,几日不上朝而己。
他能从这件事情中得到什么好处呢?”
李玥瑶问。
皇帝听了道:“或许他们要的就是这几日让右相不上朝。”
“你是说,他们接下来这几日有大动作,这是想方设法将丰神玉支开朝堂?”
“应该是。”皇帝放下茶盏说。
右相府邸,此时正在开着小朝会。
吏部,大理寺,刑部,兵部,宗正寺的人都在。
一帮人也正好聊到此处,也在推测这左相的用意。
忽然丰神玉说:“你们谁今日注意到晋王了?”
兵部尚书樊勇,五大三粗的,坐没坐样的接话道:
“我注意到他了,晋王全程低着头,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动作。”
宋宜年听了皱眉道:“你的意思是……这一局棋是晋王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