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些忠心的大臣见她能震慑朝堂,对她变得更忠心了。?鸿¢特·晓¢税*徃? !庚?辛!最?哙¢
而那些中立派的,此刻听到了她这些话,顿时收起了任何不该有的心思。
他们要乖乖做人不闹事,至少观望个半年再决定效忠皇后还是逼她退位回后宫,现在做决定的确为时尚早。
于是他们也服帖了,乖巧了,不用祝无欢操心了。
唯一憋屈生气的就只剩下少数几个不甘心臣服于祝无欢的人了。
他们之中的确有人想过,要不要撞个柱子逼一逼皇后,只要控制好力道,不撞死就行了,等撞柱的事儿传出去以后,全天下都知道他们忠心为国的事迹了,将来必定能青史留名,多好啊……
结果,好嘛,皇后的话让他们的盘算落空了。
他们不得不憋屈的承认,皇后说得有道理,他们若是太早跳出来闹事。到时候在史书上留下的是骂名还是贤名,犹未可知。
唉,暂时消停点吧,乖乖办事,不要心急,静等皇后犯错,他们才好跳出来啊!
祝无欢见已经震慑住了所有大臣,这才笑着缓和气氛。+x.i!a/o~s′h¢u\o\h?u·.~c!o,m+
她说,“行了,本宫要说的已经说完了,现在诸位爱卿可以畅所欲言了。不过这朝堂上咱们只商议大事,诸位爱卿若是对本宫有什么建议或者谏言,请回府写成折子上奏,本宫会一一批复。”
“臣等谨遵皇后娘娘谕旨。”
所有大臣诚心叩拜的同时,也都松了一口气。
好了,终于可以讨论正事了,不用再听这个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皇后威胁恐吓他们了。
他们真的难啊。
以前皇上好歹还顾忌名声,最多也就是骂骂他们,不会动辄就说拖出去斩了。唉,现在这个皇后简直比皇上还难对付了,一言不合就要杀人呜呜呜……
皇上不上朝的第一天,他们已经开始想念皇上了。
他们愿意折寿半年,换皇上早日回来掌权啊!
之后的朝堂,一片平静。
大臣们随便抛了几个问题来试探祝无欢的理政能力,祝无欢呢也的确是按照她之前说的那样,让大家畅所欲言一起想解决的办法,她再从中挑选一个最佳的方案。,x/l.l¨w.x^.+c~o+m.
如果大臣们分作两派争论不休谁也不服气谁,那也简单,她就笑呵呵的说,看来诸位爱卿想出来的还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嘛。既然还有争议,那就留后再议,你们回去再想一宿,明日再议。
“……”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大臣看到她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揭过,都憋屈得紧,偏偏又无话可说。
他们不敢抗议,只是越发思念皇上了。
如今这监国皇后做得也太轻松太容易了吧。反正她啥都不用干,全指望他们呗?
她就像个吉祥物,有她没她都没啥区别,只是做个选择权决定权罢了……
唉,他们今后的担子更重了。
这些大臣以为这就已经是皇后最让他们郁闷的骚操作了,结果散朝的时候,他们见识到了皇后的又一个骚操作——
“左右丞相六部尚书随本宫到御书房,帮本宫批阅奏折。”
“……”所有大臣同时抬头,不可思议的望着祝无欢!
干啥玩意儿?
她啥也不干,全指望大臣帮忙批阅奏折,是想亡国吗?
祝无欢笑眯眯的说,“诸位爱卿何必如此惊讶?本宫又不是不管事了,那些奏折太多太杂,本宫让八位大人一人分一点,他们看过奏折之后就将解决之法写在小纸条上夹在奏折里,再由元公公呈上来交给本宫。他们若是处理得好呢,本宫就直接按照小纸条誊抄,他们若是处理得不好,本宫再把奏折拿回去跟皇上和太子一起商量办法。”
她看着大家,“诸位大人觉得这个法子不好么?多省事儿啊!以前皇上之所以那么辛苦,就是因为他不会找人分担!现在一个人干的活儿本宫分成八个人来干,又轻松,又省事儿,你们说是不是?”
所有大臣沉默了。
听起来……是有那么点道理。
毕竟皇后她并没有荒唐的完全放权给八位大人,她最后还是要一本一本全部审核一遍的,不会有疏漏。
可是,这样不会太难为左右丞相和六部尚书了吗?
人家自己本来就很忙了,还要坐在御书房陪着批阅奏章,要累死他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