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都护又给她讲了讲接下来的部署,又问了她的建议,商讨了一番,决定只在陇南先放五万人马,主力军还是放在中军大营,防守松州方向的突袭。`珊!叭·看\书/旺\ ^追~最\歆~蟑/結·
三天后,姜严著跟嬴都护要了郁久闾阿耶罗,跟姞项玉一起,做左右副帅,领了三万披甲步兵,向陇南进发,准备跟已在那里驻守的两万大军汇合。
第63章 陇南
因姜严著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在洛阳有自己的公务府邸,只是还在建,而且她也常年不在洛阳, 平常用得最多的还是移动幕府, 里面有随军幕僚和文书等众。
最早的一批幕僚和文书都是姜老太尉从燕东军给她挑的, 她自己后来又在西域增添了一些,这次归蜀, 又顺势找嬴都护要了两个熟悉吐蕃的幕僚。
新添的这两个幕僚一女一男, 都是吐蕃人, 但这二人时常意见相左。
到陇南的第一天下午,姜严著本想听听她们对吐蕃在附近集结大军的看法, 结果两个人当着她的面,争论得面红耳赤, 吵得她头疼。!q~i_u?s*h¨u,b.a+n/g_.,m^e*
于是她先让她两个退下了, 自己盯着地图思考了许久。
方才她们吵归吵,但是有用的信息倒也不是一点没有, 姜严著在她们的争论中得知, 在陇南西北面集结大军的将军伏骞,是吐蕃国王侧妃的兄弟。
吐蕃国王在他们的语言里称为“赞普”, 意为雄强丈夫,所以可知这仍是个落后的旧父系王朝。
国王侧妃的兄弟, 勉强也算是个外戚,只是这个侧妃近日刚刚失去自己的独生儿子, 因此有些失宠,但她的兄弟倒是一直颇受国王赏识, 一点也没受影响。
那两个幕僚一个认为伏骞是新贵得宠, 他集结大军, 势必要从陇南杀出来立功,而另一个则认为伏骞地位不高,不会担此大任,一定是虚招。
其实这些也都没什么根据,姜严著手托着脸,仍只是盯着地图在思考。
如今已是九月份了,吐蕃有些高海拔的地方,十月就要下雪封山了,若他们决定东出,半个月内一定会有动静。
于是她派出了五支侦察队伍,密切盯住吐蕃从陇南东出的山口,任何风吹草动都回来报她,另外还每日打发人快马往返陇南与益州中军营,只为了时时了解各处动向。¨0?0\小·说+蛧? ′无·错?内¢容_
姜严著又在陇南城内盘点了一番,粮草都还算是比较充足,但是她还是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商业,这座城毫无商业痕迹。
陇南城算是个战略要地,属于安西都护府和安南都护府的交界处,东边是长安,西边是吐蕃,所以整个城内都有一种随时准备跟敌人同归于尽的壮烈感。
从洛阳往西域来的商队,都要从陇南城北面绕路而行,以免遭受吐蕃突袭。
所以陇南城内毫无商业痕迹,城中居民多是军属,还有就是驿站的驿卒,因这里可以同时连接西南到长安和西域,每日从这里路过的文书多如牛毛,所以官驿和军驿都非常多。
但是她想,若能在这里把吐蕃往西推回去一点,再把商路挪到陇南来,那么益州的蜀锦和各式特产,就可以走这里,去往西域。
这对于安西都护府和安南都护府来说,都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益。
如今蜀中的物产,都是走陇南城外东边一百里的官道去往长安,再往东发往洛阳。若想发往西域,也得走到长安做中转再往西。
而很多物产在长安就已经有人收了,根本没必要再往西走一趟,所以蜀中的东西从来都到不了西域。
她想,若把商路引进来,也有助于稳固陇南城的地位。于是连夜给姒孟白修书一封,请他两个月后动身,先去一趟长安,再赶在过年前,来陇南。
**
洛阳城外白马寺,这寺内种着几棵百岁银杏树,在这秋天里,也都换上了金装,随着一阵风来,金黄色的树叶扑簌簌洒落一地。
这天又有燕安郡王世子姬夕派来的管家,来到寺内添香油钱。
那住持走出来迎道:“世子邸下太客气些,随便打发个人来召我们进城去收就罢了,怎么还叫您老亲自跑这一趟。”
那管家双手合十,跟住持打了个问询:“世子说了,他不能出城来,要我亲自替他在佛前磕了头,才算有诚意。”
说罢由住持引着他,走进大殿,他郑重地挨个拜过,又去瞧了瞧姬夕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