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水浒:开局大闹忠义堂 > 第100章 全然不见昔日威风

第100章 全然不见昔日威风

此刻,赵佶提到宋太祖当年应彻底清除柴氏一族,显然是一时糊涂。·优,品,小`说?徃· +哽·新_醉/全¨

毕竟,若宋太祖真这样做,后来取代赵宋的王朝也可借口“除暴安良”,将赵氏满门尽屠。

“如今再说这些又有何意义!父皇治理江山数十载,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赵桓一脸埋怨地看着父亲,感慨道。

他本想趁父亲归京之际挖苦一番,却不料得知柴天登基称帝,自己仅被降为周王,心中满是失落与愁绪。

此时,也只能暂且站在同一立场,先考虑如何应对柴天。

“最好的办法?便是调集全国兵力,一举剿灭叛贼!”

然而,我大宋真的有这份实力吗?柴贼兵精粮足,未攻打我们己是万幸!

赵佶亦满心惆怅,多次遭柴天羞辱:被箭射伤、怒骂至病、心爱女子被掳,甚至一度被扣为人质勒索。

面对柴天,他毫无对策。

当初意图联合金国对抗柴天,岂料金人视赵宋如软柿子,率先对宋下手,差点亡国。

但即便金军强大无比,最终还是险些败于柴天之手。

短短数月间,天下局势风云变幻。

赵宋无力回天,连金国的威名也一并崩塌,而柴天的崛起之势,己势不可挡!

“陛下,太上皇!眼下行事之策,当速集结兵马,驻守黄河沿岸,以防柴贼渡河。”

只要集中兵力,守护黄河,确保那柴贼无法渡过此河,我大宋根基便依然稳固。

之后,可继续与金国联手。

如今金国吃了如此巨大的亏,必定对柴天恨之入骨!

因此,此次金国定会同意联合灭柴之策。

趁柴天初占河北,尚未站稳脚跟之际,正是联合金国铲除柴贼之时。”

旁边,护送太上皇赵佶返回汴梁的秦桧突然进言道。

秦桧这番话虽是旧调重弹,却也让赵家父子安下心来。?x,k¢s·w~x¨.`c~o!m¢

“好,就这么办!你便是秦桧吧,你做得很好,堪称我大宋忠臣!”

赵佶挥挥手,大力称赞秦桧。

新帝赵桓也点头附和,这似乎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然而,一旁的吴敏、耿南仲等新帝亲信却眉头紧锁,苦着脸说道:

“陛下,太上皇,集结重兵守卫黄河,说来容易,但对我们大宋而言,这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啊!

黄河绵延万里,从河东到京东,除了险峻难渡之处,需防守的河段多达上百处,千里之长。

若要足够兵力防守,至少需要几十万大军。

几十万大军的粮草军饷,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若是柴贼迟迟不来,耗费的钱粮便会一天天增加。

柴贼一年不来,仅这一年所需的粮饷,就可能拖垮我大宋!”

作为主持朝政的官员,吴敏、耿南仲等人不愿如此行事,倒不是因为他们偏向柴天,也不是因为他们怜惜百姓,而是因为一旦供养几十万大军,他们手中的钱粮便会大量流失,这对他们的利益不利。

在原本的历史上,金国首次攻宋,围攻汴梁未果撤退后,老将种师道建议朝廷在黄河以北驻扎军队,以防秋季金军再度来袭。

但耿南仲等人认为,若金军不来,这笔钱粮便会被浪费,于是否决了种师道的提议。

不但没在黄河边驻兵,反而为节省开支,解散并遣返了勤王的军队。

金国第二次南侵,比第一次更为顺畅,而失去了勤王大军的赵宋朝廷,最终选择投降,酿成了靖康之耻。

此时,面对的是柴天、吴敏、耿南仲等人,他们同样存在不愿花费钱财、不愿养兵的问题。

这几个宰执大臣的否定,使赵佶和赵桓父子眉头微皱,颇感无奈。

大宋以士大夫治国,当这些士大夫一致反对时,就意味着朝中士大夫集团的利益受到了威胁,即便身为皇帝,也难以改变局面。.幻?想~姬` ¨已+发·布_罪.薪`蟑¢结,

宋朝前几代皇帝改革失败,正是因为士大夫的联合抵制。

这些士大夫并不关心国家存亡,只顾自身利益。

就在这一时刻,秦桧再次发言:“几位大人只顾及钱粮,却不顾大宋的江山社稷!若能抵御乃至消灭柴天,延续大宋基业,即使耗尽天下财富,也在所不惜!若一味担忧养兵会拖垮国家,结果可能就是大宋还未因军费受困,就被敌人攻破!”

斥责完几位宰执后,秦桧向赵桓和赵佶父子深深一揖:“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