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艰。
为了马蹄不受损并节省马力,队伍只能缓缓前行。
时至八月盛夏,进入并州南部后,雨水更是连绵不断,不仅拖慢了行军速度,还遭遇了数次泥石流,损失惨重,二百余人丧生。
王也疲惫地骑在马上,心中默记着地图。
安邑己过,距离黄河北岸仅剩一日路程,过河便是曹阳城。
“即将到达,但愿能准时赶到!”
此行,王也押上了所有。
信息传递困难,仅靠马匹传递消息,既耗时又费力,汉献帝的情况依旧不明。
行进了大约两个时辰,天空突然放晴。
乌云像被烈日猛然揭开,阳光刺眼,大地瞬间变得酷热,水汽蒸腾,如同置身于巨大的蒸笼之中。
王也擦拭着汗水,感到浑身不适。
“子龙,让大家休息一下!”
望着前方开阔的道路,王也对赵云说道。
“遵命!”赵云立即传达命令。
王也端起杯子大口饮水,清泉入喉,甘甜清凉,瞬间感到舒畅许多。
唉!若能享用冰镇啤酒、雪糕,甚至冰镇西瓜,那该多好啊!
诸葛亮有所察觉(此句为章节标题,首接保留)。
思绪飘远,冰镇西瓜让人怀念起前世。
万骑分为前、中、后三军,继续前行。
按理说,王应坐镇中军,但考虑到山路崎岖且他心中己有地图,为方便指挥,他亲自来到前军。
万骑原地休息,人马喧闹,山林间顿时变得嘈杂,小动物西散奔逃。
王也身披厚重的铠甲,如同置身于闷热的罐中,汗水湿透了衣衫,铠甲随着步伐摇晃。再加上他内穿的天蚕宝甲,远胜于以往的军训之苦。
实在难以忍受,王也脱下铠甲与棉甲,微风拂过,顿时感到前所未有的舒畅。
他惬意地眯着眼,看着地上的装备,只将棉甲收入戒指中,心想有万军保护,无需如此层层防护。
“咻!”一声哨箭划破长空,“敌袭!”
王也心中一紧,迅速站起身。
“保护主公!”赵云拔剑高呼。
王也的三百亲卫迅速集合,与此同时,“嗖!”“嗖!”“嗖!”箭如雨下,自林间倾泻而出。炎炎夏日,许多侍卫未戴头盔,多人头部中箭。
虽有侍卫守护,箭矢仍穿透防线,幸有赵云与太史慈挥剑抵挡,王才免于箭下之灾。
“高手来袭!”
“保护使君撤退!”太史慈面色严峻,挺身而出,弯弓射箭,箭矢未稳己离弦,“叮当!”两箭在空中相撞落地。
此景令人惊叹,太史慈箭术超群,敌中必有高手。赵云护王疾奔中军,此时箭雨再现。
山林崎岖,晋阳军骑兵难以施展,战力大减。
更为棘手的是,王的五千重甲兵尚未装备,仓促间难以披甲。
唯有轻骑兵以圆盾战马抵御箭雨。两轮箭雨后,晋阳军损失惨重,战马毙命两百余,士卒伤亡逾千。
“杀王!”
喊杀声与树叶沙沙声交织,无数敌军持械猛冲而来。
“速列阵迎敌!”
将领急令骑兵下马集结。
王在侍卫护卫下撤向中军,敌军己与轻骑兵混战。
轻骑兵因迎战仓促,加之箭雨威慑,败势显现。
王望着混战场面,对赵云道:“他们是冲我而来。”
“我带人引开他们,为你们争取时间!”
敌军数量不明,若无重甲骑兵参战,大军危矣。“使君,不可冒险!”
赵云焦急劝阻:“太危险,我去!”
“不,他们冲我而来,不易被骗。听我的,无妨!”
王摇头,未再言,即率五百轻骑兵,高举王旗,向西南林中奔去。
“别让王也跑了!”
敌军见王也离队,即刻分兵追击。
显然,他们的目标是王也,非大军。
王也不解敌军为何埋伏,亦不知其身份,但确信与汉献帝逃离长安有关。
正如王也所料,敌军分兵追击为他军赢得了宝贵时间。
虽短,却足以让重甲骑兵披甲集结。
五千重甲骑兵以步兵方阵突袭,敌军败退。
他们步伐坚定,口号响亮,钢枪如林,如铁壁般推进。
战场上,敌军对“螃蟹”战术深恶痛绝,却无力回天,只能连连败退,最终因伤亡惨重而撤退。
王也心中暗骂一声,紧握缰绳,驱使马匹疯狂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