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焚。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手里的工厂尽快卖掉。
何杨暗自皱眉,不动声色地询问其中的缘由。
面对何杨的问题,对方也有一套准备好的说辞。
只是含糊其辞地声称,自己年岁己大,精力不济,想要结束生意,回乡安享晚年。
可从对方那异常急切的模样,以及闪烁不定的眼神来看,颇有一种后世捞女找接盘侠的既视感。
何杨敏锐地察觉到,事情恐怕没有他说的那么简单。
眼见买家似乎有所犹豫,这笔生意眼看就要黄了。
那位卖家竟然主动连连降价,态度愈发急切。
在何杨不露声色的巧妙逼迫之下。
对方眼看无法再继续隐瞒,这才长叹一声,道出了其中的真实隐情。
原来,这位卖家的工厂,实际上是开设在沪上。
工厂拥有两条完整的生产线,正常经营的话,一年的产值也接近百万大洋,规模不小。
无奈的是,近些年来,各路军阀之间混战不断,局势动荡。
军队对于罐头这类军需品,那些手握枪杆子的军阀们需求量极大。本来是门可观的生意,但这些军阀只以“征调”为名,强行索取。几乎没正经付过多少钱款,全靠打白条。
这位卖家实在忍受不住,在长期入不敷出,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这才萌生了找人接盘,脱手工厂的想法。
何杨低头思索了片刻,心中己然有了计较。
最后,在中间人的极力撮合之下。
他以一个令人咋舌的极低价格,就将这家位于沪上的罐头厂,顺利收入了自己的囊中。
反正自己购买工厂之后,也是要将整个生产线搬迁到任家镇去的。
沪上的那些军阀势力,即便是想找麻烦,也奈何不了远在南方的自己。
这笔买卖,对他而言,无疑是捡了个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