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值后。?白!马.书*院* ,首_发`
回到家,拿了钱,再叫上两个仆役帮忙搬书,李可便在自家周边逛了逛。
你还别说!
现如今的大明的书籍印刷业,还挺繁荣的。
走到了一条街,李可便可以看到一整条街,都是干这一行的。
几乎就是前面卖书,后面印书。
李可也一个个去看,看他们都印些啥。
不过好像正经史书印的不多,反倒多是一些传奇故事。
李可便问一个伙计道:“你这里没有旧唐书、宋史什么的吗?”
伙计便道:“客官您这真的是说笑了,那些书内容那么多,除非是有人、又或者是官府特地订制,否则哪有人经常印那么多字的书籍。”
李可紧接着又到了一个名叫‘王氏勤有堂’的书店。
一进去,就看到了伙计在推销他们最新的书。
“客官家里有孩童?”
“什么意思?”
“若是客官家里有孩童,那总得读书识字吧?最近我们‘王氏勤有堂’新印了一本专门用来给小孩子识字的,你看,上面甚至还画了图画,图文结合,绝对适合拿来教育小孩子。”
李可拿过对方的书一看,差点都有些震惊了,这特么不就是跟后世能挂墙上的那些识字挂图差不多吗。
只不过后世的识字挂图往往是很大、很精美的图案,然后旁边有个字,而这个则是只有很小很小的一个图案,旁边有一个字,或者是一个词,李可随手翻了翻,上面居然还有‘龙眼’、‘荔枝’这样的图案,更别说‘眼’、‘耳’、‘口’、‘鼻’这些了。/看,书.屋?小`说+网· *更~新`最?全_
果然就连古人都知道,消费能力排行是:女人>儿童>老人>狗>男人。
都打起这学前教育的主意来了,卷起来了。
李可问对方道:“这样一本要多少钱?”
伙计便道:“不贵,只需三十文钱即可。”
李可翻了翻,这书一共也才三十页不到,也就是平均每页一文钱。
多吗?
好像多,但好像又不多。
李可指挥了一下公主府的仆役,道:“给钱,这本我要了。”
李可接下来又问了问如果是《汉书》这些,要花多少钱。
对方直接道:“这大部的书,那怕是得至少几两,到几百两不等,主要是看书的质量。我们‘王氏勤有堂’如今库房里,倒是记得还有一些存货,属于是精校精印,一册二两银子,一共是大概二十册,共四十两银子,客官您是不是要,您要我立马就去拿?”
李可一听二两银子一册,难怪宋濂说自己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这四十两,几乎等同于大明普通城镇居民差不多两年的收入了吧。
当然!
如果是在他们专利局当值的话,八个月不吃不喝就行了。
但即便是如此,也还是有点贵啊。′j\i¨n+g¨w_u\h·o,t¨e~l′.?c?o\m*
李可便道:“你这还有没有别的书,全都给我来一套。我先预定!之后派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看来了个大主顾,那伙计也是顿时精神了三分,连忙喊出正在里屋的掌柜。
而李可离开之时,还不忘买本鬼故事来看看。
其实相比起那些大部头的书,还是这些鬼故事卖得多,且更容易赚钱。
李可从掌柜的口中也得知了,一般一部书印的话,大概也就是几百、一千份那样去印吧,有的销量好的,倒是能摸到两千份的边。
反正这书肯定是印得越多,利润也就越大。
毕竟印多了以后,这成本就只有墨汁跟纸张了。
这刻板的费用,就不需要再另外去算。
李可随口地问了问对方印书的利润,对方很委婉就拒绝了李可,毕竟这吃饭看家的本事,哪能随随便便地告诉你一个外人。
当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