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议。*x/s~h·b-o?o!k/.\c?o-m′”仔细一想没错,就打出这样的口号。
“檄文你们准备起来,兵马诸事也去准备起来。”李渊看他们都想好,也都准备好,再无二话,催促着让他们都去办去。务必要将事情安排妥当。
一个个应着诺,这就准备退下去,李渊唤着傅先生。
傅臻听到叫唤立刻停下,李渊起身走来问道:“昭儿究竟有何打算?”
“平定幽州,纳罗艺之兵马为己所用,再长驱直入,奔往长安。”李昭的打算就是这么着的,傅臻想想也认为极好。
可是听在李渊的耳朵里,李渊却是震惊无比,提醒地道:“燕王罗艺拥兵自重,怎么可能纳为己用?”
“那就打,打到他愿意。”霸气如李昭,傅臻也是不遑多让,李渊……
“傅先生要回去助昭儿一臂之力?”虽然想说傅臻和李昭都是异想天开的吧,最终还是把话咽回去,这么说自己的女儿和傅臻总是不太妥当。
“国公爷这边安排妥当我即回去,阿昭那边能帮她
做主的人没几个。!咸¨鱼+墈!书? +首~发^”当先生的是操心的命,思来想去都是为李昭,李昭手里能干的人不少,但是要是遇上李昭都难以决择的事,只有傅臻可以搭把手。
“辛苦傅先生。”李渊是由衷的感谢,傅臻道:“国公爷是知道的,傅臻这条命自被阿昭救回来就与她关联在一起,傅臻愿意陪她同生共死。”
当先生的愿意把自己的性命交到李昭的手上,能够全心全意的相信一个人,也是一种幸事。
傅臻与李渊微颔首退下,李渊倒也客气,送着人出去,二话不说地往窦氏的院里去,窦氏倒是知道李渊请了所有的人来商量要事,现在怕是商量好了。
“我们要动手了。”李渊回来直白地告诉窦氏,他们要动手了。
窦氏应下一声,李渊道:“你知道吗?母亲临死的时候与我再三地提起独孤天下这四个字,她说,独孤天下,没到最后谁都不知道天下到底是谁的。我藏在心里许多年,看着大隋越来越乱,杨广越来越不像一个皇帝,我在想,是不是我的机会来了?我可以,可以争得一个机会,一个让我们李氏主宰天下的机会。\天+禧′晓`税_网` +哽*欣!嶵?全/”
窦氏走过去抱着李渊,李渊现在不需要人说话,只需要人听他说。
“去岁的时候,有人想告我谋反,我当时就想,他们告我谋反,我就真反给他们看。却是昭儿提醒我再缓缓,提醒我不必急于一时,让我再等等,等到现在,我终于知道昭儿让我们等的到底是什么。杨广一死,天下群雄并起,没有人能拦得住,李氏既不必背负骂名,也可得天下,最好!”
窦氏应着一声,李渊突然捉住窦氏的手问道:“夫人,我可以得这个天下吗?”
“可以的,只要你想,我们一定可以。”窦氏没有一丝犹豫地回答,李渊本来不太确实,此时此刻看着窦氏笑了,“对,我可以,我一定可以的。”
在外人的面前,他的不自信,不确定不能流露半分,在窦氏的面前他却可以问,求得一个安心。
他需要人肯定地告诉他,他肯定可以,也一定能够如愿以偿。
窦氏抱着李渊,一下下地抚过他的背,让他能够更安心,更能相信前路一定会如他所愿。
大业十四年四月一日
,江都兵变,杨广为宇文化及所杀,隋室宗亲,外戚于江都行宫皆被诛杀,宇文化及立杨广侄杨浩为帝,自立为大丞相,率十余万人欲归于关中。
五月,李渊于太原领五万兵马誓师,以“逆贼弑君,天地不容,天下动乱,请安天下抚民”的名义起兵,直趋关中。檄文中再直斥杨广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但宇文化及以臣弑君,是为不道。
而天下动乱,义军四起,百姓多艰,于此时当有人挺身而出,安定天下,守卫百姓。
李渊起兵,李昭立刻呼应,第一个要对付的人却是罗艺,大军陈于幽州城外,来势汹汹,罗艺听到来报却是目光闪烁着精光,但还是策马而去,亲自去见一见李昭。
“燕王。”李昭与罗艺于城下会面,皆着铠甲的两人看不清面容,却不妨碍他们针锋相对。
“当年一语中的,李将军等这个机会等得很久了吧。”罗艺提起当年他就说过的话,可是当时李昭立刻否认,也怪他相信李昭,万万没想到李昭真有此心。
李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