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张,檀木案几上映着窗外摇曳的竹影。
他忽然抬头,目光扫过纸张边缘烫金的"徐州新闻报"字样:"主公,这看似轻薄的两张纸,当真能撑起一州舆论?且算上活字排版、油墨消耗..."
曹铄笑着展开一卷泛黄的竹简:"元龙——"他将竹简重重摔在案上,震得桌案叮咚作响,"昔日一卷《诗经》抄录需十八钱,够寻常人家三口十日口粮。
而这张改良的纸(大约两张A4纸大小),双面印刷能排两千余字,成本不过两钱。"他的指尖划过纸面上细密的铅字,"我们定价也是两钱,看似平进平出,实则暗藏玄机。"
田丰突然起身,貂裘大氅扫落案头算盘珠:"可算上工匠工钱、活字损耗,这买卖分明要倒贴!"
他的声音带着文士少见的急切,算盘珠子在他掌心噼里啪啦作响,"就算主公不在意钱财,长此以往..."
"元皓且听我说完。"曹铄从袖中抽出半卷羊皮,上面密密麻麻画着店铺分布图,"诸位可知徐州每日有多少商贾往来?布庄要推广新织的蜀锦,酒肆想推销新酿的酒..."
他的手指突然重重按在地图中心,"若能让他们的消息登上《徐州新闻报》,随报纸传遍各地——"
贾诩的羽扇骤然停在半空,眼中闪过精光:"可按字收费?!"
"正是!"曹铄抓起一支鹅毛笔,在空白处疾书"锦绣坊绸缎半价"八个大字,"每行十字,收费十贯,不足十字按照十字收费,超过一字一贯。
商贾花钱,就能让消息传遍千家万户,何乐而不为?"
他将纸张高高举起,夕阳透过窗棂,在字迹上镀了层金边,"这报纸,看似是教化万民的喉舌,实则是架在市井与商道间的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