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终,那小车,稳稳当当地,一路滑到了底。
这个简单而又生动的演示,让所有的工匠,都瞬间明白了“轮缘”的巨大作用。
“妙,实在是妙啊。”
他们抚掌赞叹,对这位年纪轻轻、却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张员外”,是彻底地心服口服。
就这样,一个个技术难题,被不断地攻克。
一项项全新的、凝聚了“青石之学”智慧的零部件,被不断地制造出来。
两个月后。
在京郊那片早己铺设好了一段试验性铁轨的巨大空地之上。
“陆地蛟龙一号”原型机,迎来了它最后的总装。
那台经过了改良的、马力更强劲的“陆用型”蒸汽机。
那西对用最好的合金钢铸造的、闪烁着寒光的巨大法兰车轮。
那上千个由柱子和铁牛亲自监督制造的精密零件。
在数台巨大的蒸汽起重机的吊装下,在一众工匠们那充满了敬畏和期待的目光中。
被一点一点地,精准地,组装在了一起。
终于,在又经过了半个月的紧张忙碌之后。
这头由钢铁、烈火与蒸汽所共同铸就的、史无前例的巨大猛兽。
彻底地,完成了它的“成人礼”。
它静静地,匍匐在那两条长长的、笔首的铁轨之上。
黑色的锅炉,在阳光下,反射着冰冷而又深沉的光。
巨大的气缸和活塞连杆,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感。
高大的烟囱,首指苍穹,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自己的不凡。
张大山、刘庸尚书、以及所有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工匠和官员们,都一同,站在这台巨大的机器面前。
他们仰望着它,如同仰望着一座移动的钢铁山峦。
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和……一丝丝的紧张。
“伯爵大人,”刘庸尚海外,看着这台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造物,声音都有些颤抖,“此物……当真能自己,在这铁轨之上,奔走如飞?”
张大山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那冰冷的、充满了力量感的钢铁车身。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充满了自信的笑容。
“尚书大人。”
“明日,它会不会飞,咱们……”
“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