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节那日,司马老太君也进宫参加了宫宴,宴席上看到齐昭仪坐立难安,走的时候又神色匆匆,司马老太君洞察秋毫,回头就让人进宫打听打听发生了何事。*d?u/a.n_q¢i/n-g-s_i_.¨n`e¨t.
然后二皇子万寿节那日突然“失踪”了小半个时辰,跑到南华殿偷看婉妃娘娘画像,惹得齐昭仪大怒一事,就传到了司马老太君的耳朵里。
司马老太君面色越发不好看了起来,轻叹一声:“养子终不如亲生子。”
忠远侯府——
郑氏看完徐玉宁的信,转手递给了魏氏,郑重地说道:“娘,玉宁想拉拢承国公和张御史!”
仙宴楼是京城数一数二的酒楼,是达官贵人常去听曲看戏的地方,司马老太君这个老戏迷,也是仙宴楼的常客。
近日仙宴楼排了一出新戏,反响不错,引得京中的贵妇小姐争先恐后跑去看,出门参加宴席,女眷们私下谈论的,也是仙宴楼排的这出新戏。
承国公府的几个孙媳想哄司马老太君欢心,便笑着说道:“老太君若在府里闷得慌,不如咱们去仙宴楼看戏去,一起热闹热闹。”
司马老太君乐呵呵地看着几个孙媳:“别以为老身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
被看穿心思的几个孙媳闻言一笑:“哎呀,老太君去嘛去嘛。·咸-鱼\看\书, ?追,最.新_章?节*”
司马老太君笑道:“行吧,那就一起去看看排的什么新戏,惹得你们几个泼猴心痒难耐!”
——“知道老太君今儿个光临,特意给您和几位少夫人留的二楼雅座!”
仙宴楼的店小二一面说着,一面引着司马老太君一行人往二楼而去。
仙宴楼一共有三层,一楼是戏台,二楼三楼设雅座,二楼离得戏台近,视野最好。
等司马老太君落了座,店小二送上了戏单子,请司马老太君点戏。
司马老太君展开手中的册子,问:“听说你们排了一出新戏?”
“是,”店小二笑道,“是一出《妖后》!”
司马老太君笑了笑,合上册子递给店小二:“今儿个老身也凑个热闹,就点这一出吧。”
酒菜一上,底下戏曲开唱。
只见一女子登台唱道:“吾乃大汉太后,临朝称制,行帝之权,未输男儿哉!”
司马老太君见多识广,一听词儿就知道这一出《妖后》演的是吕太后,当即与身边的几个孙媳说道:“吕太后也是一介传奇女子了,临朝称制,大权在握,将三任皇帝变成傀儡。,k-a′k.a-x`s.w^.!c+o.m,”
不一会儿,又有一个女子登台,盈盈朝吕太后一拜,哭道:“母后,儿臣无用,未能为帝诞下血脉!”
司马老太后捧起茶盏,津津有味地说道:“这便是张皇后了。”
台下吕太后道:“吾儿莫哭,容母后为你出一计!”
此话一落,戏台小锣“咚”的一声,当即将众人的心脏捏紧了。
底下戏台人影晃动,主角轮番登场,忽有一宫人来报:“宫女子为帝产下一子焉!”
吕太后抚掌大笑,对张皇后道:“吾儿,速速杀其母,将子夺来!”
看到这里,司马老太君面色微微一变。
戏台后方小锣大鼓咚咚锵,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小儿迈着小步登台。
“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那小儿痛声高呼,“我未壮,壮即为变!”
当小儿口中“变”字一落,后台小锣“咚”一声也随之一震!
司马老太君手中的茶盏也跟着“咚”的一声,应声落地。
“老太君,您没事吧?”
随行的丫环见茶水淋湿了司马老太君身上的衣裳,顿时一惊,呼啦啦围上来,替她擦拭着裙子,几个孙媳也一片关怀。
司马老太君伸手拂开身侧的丫环,勉强说道:“老身无碍,只是一时失了手。”
几个孙媳见她面色不对,一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时底下宫人正唱道:“少主且忍耐!”
接下来司马老太君己经无心再听戏,只看着台下那小儿,目光越发幽深起来。
原本开开心心结伴来看戏,到最后黯然伤神地离去。
原来,那登台小儿,乃是汉朝前少帝。
而这一出《妖后》,演的正是吕太后杀害前少帝一事:
汉惠帝之妻张皇后,乃吕太后外孙女,因张皇后多年无所出,时汉惠帝与宫女产下一子,吕太后与张皇后设计杀母夺子,此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