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光顾着后怕了,并没注意凤林大君, 问多尔衮:“谁去查了?你已经派人去查了吗?”
多尔衮脱下身上的厚斗篷盖在明玉身上, 没提凤林大君, 淡淡“嗯”了一声:“放心, 已经在查了,半个时辰之后我们去宴会厅等结果。!l~a\n^l^a*n`x^s...c!o+m~”
半个时辰还没到, 宴会厅那边已经闹了起来。
一个太监,一个宫女被五花大绑扔进宴会厅, 凤林大君换了一身衣服,带着自己的随从大步走进来, 给坐在主位上的皇太极和皇后行礼。
宴会厅此时正喝得如火如荼, 有人醉酒出去吐,有人喝了太多去净房放水, 还有人跑去茶房找醒酒汤。反正多一个人少一个人都没什么, 也没人发现明玉、多尔衮和凤林大君出去了很长时间。
皇太极也喝得有些醉, 瞧着被人扔进来的两个人形粽子,微微蹙眉,问凤林大君:“这是怎么了?怎么绑起来了?”
这里是盛京,是皇宫,就算奴才们伺候不周,或者犯了错,也该他或者皇后出面处置,凤林大君这是什么意思?
凤林大君也很无奈,在盛京抓到了朝鲜细作,算不算是他乡遇故知呢?
虽然这两个细作骨头够硬,打死不说受谁指使。?丸¨夲!鰰¢戦/ .蕞?歆-彰¢截^庚`鑫·筷_可朝鲜就那么大,想让他死,且有能力把细作安插到盛京皇宫的,有且只有一个人。
用后脚跟想都知道是谁。
就算他们不说,他们耳后的刺青照样出卖了他们的主人。
只不过这事闹到满清皇帝面前,凤林大君觉得有点丢人,丢人都丢出国了。
可今日他不说,不给满清皇帝提个醒,让他赶紧彻查皇宫里的朝鲜细作,天知道会不会还有下一次。
朝鲜王室内斗,成王败寇,大不了赔上性命,但他不能连累无辜,特别这个无辜还是明玉。
考虑到明玉的声誉,凤林大君故意没说他醉酒之后偶遇明玉的事。只说在宴会厅被人换了酒,又被泼了茶,然后借着换衣服的由头,被人引致偏殿,一个人在宫里游荡,险些闯进内宫酿成大祸。
迎风倒这个酒的烈性和特殊功效,喝过的都懂。
要是让凤林大君一个外男,喝醉迎风倒再闯进内宫,皇太极眉心跳了跳,感觉他头上多半会绿。\衫,叶,屋¢ ,追\蕞~欣?章\截+
“仅凭几个巧合就说宫里有朝鲜细作,会不会有点牵强。”宴会厅设在后宫,后宫归皇后统管,出了这样的事,皇后难辞其咎。
仅凭巧合确实不足以认定。
凤林大君想起在偏殿门口看见明玉眼中含着的泪水,轻轻磨了磨牙,将那个被捆绑的太监扔到主位前,揪着他的耳朵给皇后看:“每一个朝鲜细作耳后都有类似的刺青。”
“……”
这样的机密是能随便说的吗?
朝鲜让你来盛京做人质,没人你来帮忙抓细作。
宴会厅里,众人齐齐一呆,而后在心中疯狂吐槽。
凤林大君这不是醉了,是疯了。
皇后不懂什么这些,看向皇太极,皇太极怔了怔,随即命人按照刺青抓人。
不出一时三刻,竟然在皇宫里揪出了三个耳后有刺青的奴才,细查根底,全都出自当年最先投降大清的朝鲜包衣之家。
还都是大家族。
皇太极大怒,当即让人把这几个朝鲜细作押入天牢,严加审讯,务必要审出幕后主使。
这时那个被捆的太监忽然吐出嘴里的布团,高声喊道:“凤林大君觊觎……”
才说到觊觎两字,头骨早被人一掌拍碎,身体晃了晃失去支撑软到在地。
凤林大君杀完太监,眼风冷冷朝宫女看去,宫女凶狠地瞪着他,咬紧牙关,口中登时溢出鲜血,当场毙命。
其他三个细作有样学样,齐齐咬碎毒药自尽。
这样忠贞的细作,绝不是那三个卖主求荣的家族能培养出来的,凤林大君才不要管他们的死活。
被连坐更好,只当他为朝鲜清理门户了。
在细作耳后留刺青这种蠢办法,朝鲜国王不会做,凤林大君自己也不会做,只有他的好哥哥昭显世子才热衷于此。
他今日自爆刺青,正好借满清皇帝的手拔了昭显世子留在盛京的暗桩,让昭显世子没办法再向他下手。
身边干净了,安全了,他才敢继续与明玉接触,才有精力助明玉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