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娘,您听我解释。”闾煜辰将昨日面见军部旗主一事交代了出来,还稍做了修改,只道自己已经得到了那位大人的赏识,要不了多久就要前去军部出仕做官了。
“此事当真?”妇人有些激动的喘气道。
“孩儿怎敢骗您。”闾煜辰回道。
“好,好啊,我儿出息了,出息了!”妇人一把抓住闾煜辰的手,声音颤斗,喜极而泣。
“所以娘,您一定保重身体,孩儿日后还要好好孝敬您,您还有妹妹都不必再过苦日子了!”闾煜辰点头道。
“好!好!”妇人连连说好。
闾煜辰趁机扭头看向小妹,“快去取药。”
女孩点点头,当即快步离去,也不给自家娘亲叫住她的机会。
夜里,闾煜辰坐在一处四五平米的小间,点着一烛火,书写起自己的策论文章,神色无比专注。
经过白天一事后,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
这次必须博得那军中旗主的赏识,谋一份前程回来,否则他都没办法同自己母亲交代。
他也发自内心的不愿母亲白高兴一场。
三日后,军部总址,一座戒备森严的大阁设立其中。
楼阁外,有狮虎巨石象,还有蟒纹白玉柱,柱上还有刀剑锁链悬挂缠绕。
来此者,皆能感受到此地的庄严威赫。
大门之上,还有元帅二字,道明了此地是何处。
阁内,宋长明坐于高座,看着手中的一些策论卷子。
一旁的杨臻则为他细致的讲述这些策论卷子都是何人所写。
实际上能入他手的卷子一共也没几张,都是杨臻层层把关到最后留下的。
“确实写都不错。”宋长明迅速扫过几眼,对上面的内容都还算满意。
“这些人底子干净,品性各方面我也调查过了,皆是忠孝之辈,有的或许还需要多加锻炼才能激发他们的才能,但总的来说,都是好苗子”杨臻笑道。
看得出他对这些筛选上来的人都极为欣赏。
“恩,明日就将这些人都带来吧,另外还有那些挑选的官吏也尽快安排到我身边,这些各地的折子还等着他们为我分担呢。”宋长明指了指一旁架子上堆满的折子,无奈道。
他作为统领整个翠柏道兵马的大元帅,所掌管的可不只是主城这一带。
整个翠柏道二十八城,各地战报处理,各军任务部署等,几乎是每日都有折子呈上。
他若处理不及时,便会出现这般堆积状况,令人头大。
“好。”杨臻笑笑应下。
宋长明当上兵马大元帅后,他与之相处会有所收敛克制,哪怕私下言谈举止也多了些分寸。
这方面就算宋长明没有那么大的官威,心中也并不在意,但他必须顾虑到这些。
“咦,这一份策论倒是颇有远见,甚至还提到了军部的一些革新”宋长明目光忽而定格在其中一份策论上,开口说道。
杨臻笑意浓郁了几分,说道:“这便是我此前提到过数次的那位年轻寒士,几日前我接见了他,给我留下不小的印象。”
“确实不错,也看得出很用心,叫什么名字来着?”宋长明放下策论,问道。
“位于第四城区的闾家寒门,闾煜辰。”
另一边,交完策论后,闾煜辰行于街上,从繁华的第二城区折返,不做任何停留,再到喧闹的第三城区,最后回到了他最熟悉的第四城区。
一路上,闾煜辰的心情,从写完策论的信心满满,再到如今的不安焦虑,可谓是变化十分明显。
他本以为他能够放轻松的对待这次机会,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但事实并非他所想的那般。
老母亲的日日期盼,让他心头多了一份厚实的压力。
而这次他都未见着那位旗主,策论也只被一亲卫轻飘飘的收去,就让他回去等通知。
这种情况下,他也有些拿捏不定那位旗主的意图。
他虽对自己的策论有自信,但若对方不重视他,自己的这份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