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
直到看不见柳成寅的背影,连蓉才进屋,没好气问,“你刚才和柳公子礼来礼去的干什么?”
连棠忙的很,没空招待她,敷衍道:“明日他要在诗会帮我卖砚台。”
鹿呦山的冬季诗会无人不知,连蓉径直道:“我也要去。”
连棠可没空照顾这位大小姐,“要去自己去。”
翌日,四宝斋的伙计找了辆牛车,装了一车最好的端砚,来到鹿呦山。
诗会在山脚下的梅林举行,虽然天冷,但挡不住大家的热情,赏梅吟诗,实乃是风雅趣事。
连棠到了才发现,和她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好位置都被别的摊贩占了,他们没经验,来的太晚了。
正当连棠准备在梅林外层找个位置支摊时,柳成寅走过来,“连姑娘,跟我来。”
连棠跟着他来到距梅林入口最近的位置。
原来柳成寅一早就来帮连棠占了最好的位置,连棠差点喜极而泣了。
连棠吩咐伙计支好货摊,挂上幡子,青年才子们正好络绎不绝的赶过来。
元宁帝登基以后,很重视民间的青年才子,国库出钱支援各种文学活动,鹿呦山的冬季诗会就是一桩,翰林院还派人来评比,头名元宁帝有重赏。
连棠不让柳成寅跟着她忙这些琐事,催他,“你去把头名拿回来。”
柳成寅一向不愿在这种场合出头,不过既然连棠说了,他忽然来了兴致,放下手中的砚台,淡笑,“等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完本神站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