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房离开,最后就剩下了唐黎和一个年轻男人。
唐黎端着一份混了鸡肝,熟蛋黄和猫粮等的套餐回到房间,元宝喵喵叫着跟上她,蹲在门口大快朵颐。
民宿的院门也被冰雹砸倒了。
老板出门没来得及管,就全部拨到一边,准备回头找机会再收拾。
这会儿院门外的马路上有许多人陆续走过。
快到午饭时间了,老板娘的乱炖不知道加了什么调料,香味在大雨里弥漫。
有几个形容憔悴的路人站在那里张望。
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人作了代表上前询问:“你好,这里是个民宿对吧?请问还有房间吗?”
唐黎打量了几眼收回视线。
“我不是老板,不太清楚,”她指了指老板夫妻自住楼的厨房方向,“老板娘在屋子里,你们喊一声她就出来了,自己问吧。”
几人道了谢,喊了几声,老板娘就套着围裙出来了。
听他们问起房间,老板娘有些为难。
“房间有是有,就是之前住的客人刚走,还没来得及打扫,昨晚上冰雹把楼顶砸穿了,三楼不能住,就只有三个房间,都是单人间,你们人多,可能不太够。”
这群人足足有八九个,男女老少都有,各自结伴,看着不像是一大家子。
一家人还能商量着匀一下,陌生人可能不愿意将就。
他们都是自己家被淹了之后不得不往避难点转移,结果昨夜一场巨型冰雹雨,避难点损失惨重,水位还上升了一大截,根本待不下去了。
一大早,避难点足足几千人都只能被迫往乌连山转移。
乌连山上没有大型建筑,就只有几个偏远小镇,地广人稀,大家冒雨上山,却发现根本没有地方可以躲。
普通人家都不太可能贸然接受陌生人住在自己家。
何况昨夜冰雹,山上的人家像民宿这样受损的也不少,都自顾不暇了,哪还有心思管外人。
因此上山的灾民们绝大多数都只能冒雨前行。
好不容易看见个花钱就能住的民宿,也算有个安身之处,大家都想自己能住进去。
也就是昨晚冰雹把民宿的招牌都给砸了,现在躺在旁边变成了垃圾,注意到的人很少,不然来问的人会更多。
经过一番角逐,最后三个干净的房间都被租下。
还有三个之前退房走没来得及收拾的房间也被人争先恐后的定下了,老板娘主动免了部分房费,他们自己收拾入住,双方都很满意。
这批入住的加起来将近二十个人。
有的是一家几口,有的是夫妻情侣,有的还带着老人孩子。
进到房间里,他们很快换上了干净衣服,收拾完出来,直奔老板家自住房准备去吃饭。
民宿包一日三餐。
这些人在暴雨不停,积水日渐上涨被迫转移后就没怎么吃上热乎的饭菜,避难点条件有限,都是发的干粮和水。
暴雨开始后温度没有骤然大幅度下降,却渐渐比往年同期低了十来度。
许多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保温措施没到位生病了。
这会儿闻到老板娘炖的大锅菜,早就饥肠辘辘,恨不得大吃一顿。
老板娘看见这么多客人来,深知煮的饭肯定不够,又搬出家里好久没用的大甑子,蒸上满满一锅。
除了炖菜之外,她还弄了些凉拌,小炒肉,煮了热汤。
自住房有个大餐厅,是提供给客人一起吃饭的,光是刚来的这群人就差不多把位置占满了。
唐黎不想去和他们挤,就私底下和老板娘打了声招呼,自己在房间吃。
哪怕新来了许多客人,老板娘也没忽略大金主。
等饭菜都弄好,她用保温盒装起来一份,亲自给送到唐黎的房门口。
屋里,唐黎看着几样菜色香味都不错,就没吃空间囤的熟食,尤其是那个大锅炖,肉眼可见放了茄子黄瓜土豆片花菜等等,口味鲜香。
吃了个八分饱,唐黎就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