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过电,也不至于害人,但还是不太感兴趣。
时间长了才煮一点肉解解馋。
唐黎不缺吃的,不过她想验证,鸡鸭鹅这些家禽是不是真的不受影响。
如果是真的,庇护所也可以搞搞养殖。
养鸡场里似乎有人影,唐黎没有贸然打扰,先带着孩子们返回了庇护所。
之后她一有空就会跑到养鸡场附近去查看情况。
感染了疫症的人或者动物都会在短时间内死去,唐黎特地观察了一个多星期,养鸡场的鸡们都很健康。
她把情况跟庇护所其他人说了,询问他们的想法。
唐黎的左膀右臂就是邵林和林静仪,邵林带着人去接庇护所成员们的家人了。
林静仪没有去,这件事就由她负责。
等邵林带着一群将近二十来个的家属们风尘仆仆赶回庇护所时,酒店后面的小型养鸡场已经初见雏形。
而打理出来的田地里已经种下应季的蔬菜了。
唐黎最近外出找物资的重点都放在了农业用具上,包含工具,肥料,各类种子甚至是农用机械。
庇护所人目前将近五十人,基本上人人都有事做。
附近除了养鸡场还住着一对夫妻,并没有其他人居住,唐黎深知找再多物资都不如开源,因此准备趁着十月份的天气种一波冬小麦。
粮食这种东西,在生存危机前,总是不嫌多的。
酒店庇护所里面那些绿化带经过改造,种菜之类的倒是没问题,土壤不算肥沃但是慢慢打理也能长得很好。
种粮食就有点不太够看了。
唐黎把目标放在了庇护所附近一些目前看起来无主的荒地上,反正附近也没什么人了,还不如把这些地方利用起来。
现在庇护所里除了出去找物资和日常事务之外,也没什么特别的事,通讯是早就没有了的,平常这些成年人们也只能看看书做做运动打打牌消遣时间。
为了调动他们的干活儿积极性,唐黎跟林静仪和邵林商量后,决定给庇护所制定个新制度。
那就是工分制。
将部分长期重复且必须的工作转换成聘用岗位,竞争上岗,和之前打卡上班一样,只要完成工作,就能获得工分。
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承担了一点庇护所安排的活儿,所以在吃和住的方面唐黎没有苛待,都是一视同仁的,属于是包吃包住,没有后顾之忧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