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菊社争锋,庶子惊才
探春回到自己的院落“秋爽斋”时,心中依旧波澜未平。o<,5o2?4~$?看@书μ× @@^免?&费\阅¨@读μ
“天上一轮才捧出,地下一轮未收完。”
这两句诗,如同一对精巧的锤子,反复敲击着她的心房。
那份开阔的意境与举重若轻的气度,怎么看也不像是出自那个终日只知怨天尤人、鬼鬼祟祟的弟弟之手。
难道他真的转了性子?
还是说……
他一直在藏拙?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如藤蔓般疯长。
探春是个何等样人?
她“才自精明志自高”,最是欣赏有才干、有抱负之人。
若贾环真的脱胎换骨,于她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在与赵姨娘划清界限的同时,能有一个上进的同胞兄弟,将来在府中也能多一分臂助。
今日恰逢海棠社的第二次雅集,因秋日菊花盛开,便以“咏菊”为题。
宝钗、黛玉、宝玉等人都已聚在院中,丫鬟们摆上了新摘的各色菊花,配着瓜果点心,一派风流景象。
探春看着眼前这热闹,心中却鬼使神差地想起了小院中那个孤单的身影。
一个大胆的念头涌上心头。
她要亲自试一试,看看贾环究竟是偶得佳句,还是真的胸有丘壑!
“翠墨,”她唤来自己的丫鬟,“你去环三爷的院里,就说我说的,今日秋爽斋设菊社,请他过来共赏秋菊,同作几句诗助兴。”
翠墨一愣,满脸为难:“姑娘,这……三爷他……怕是不合规矩吧?况且,宝二爷和姑娘们都在,凤奶奶也在……”
“我只请他来赏菊,又不是请他来做什么。他是我一母同胞的兄弟,如何就来不得?”
探春秀眉一竖,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去便是了,有什么事,我一力承担。}E 翠墨不敢再多言,喏喏地去了。 秋爽斋内,正是一片欢声笑语。 王熙凤坐在上首,正拿着黛玉打趣:“林妹妹,你瞧你这身子骨,比那秋风里的菊花瓣儿还单薄,可别作诗作得伤了神。” 黛玉正欲反唇相讥,却见翠墨领着一个人影走了进来。 众人循声望去,皆是一愣。 来人竟是贾环。 更让人惊讶的是,今日的贾环,与往日截然不同。 他换了一身半旧不新的青色直裰,虽然料子普通,但洗得干干净净,熨烫得平平整整。 头发束得一丝不苟,一张脸也收拾得清爽利落。 整个人站在那里,虽然身形依旧瘦弱,但腰杆挺得笔直,那双眼睛平静无波,扫视全场时,竟没有了平日的畏缩与怨毒。 一时间,院内的笑语声都静了下来。 “呦,我当是谁呢。这不是环老三吗?” 王熙凤最先反应过来,丹凤眼一挑,语带讥讽,“怎么着,闻着我们这儿的墨香,也想来凑个趣儿,学做斯文人了?” 贾宝玉更是直接皱起了眉头,拿帕子在鼻子前扇了扇,仿佛闻到了什么浊气,扭头对身边的袭人抱怨道:“好端端的景致,怎么把他给招来了,真是晦气。” 贾环对这些尖酸刻薄之言充耳不闻,他径直走到探春面前,不卑不亢地躬身一礼:“多谢三姐姐相邀。” 探春心中暗自点头,光是这份气度,就已非吴下阿蒙。 她笑道:“自家兄妹,何须多礼。今日诗社咏菊,你既然来了,便也作一首。李纨大嫂子做评判,最是公允的。” 此言一出,众人更是哗然。 “他?” 迎春身边的丫头忍不住窃笑出声,“他认得全字儿吗?” 惜春更是低头摆弄着自己的衣角,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w_e*n_x^u-e,b~o·o?k′.,c.o¢m¢ 唯有薛宝钗和林黛玉,反应与众不同。 宝钗依旧是那副温婉贤淑的样子,但她的目光在贾环和探春之间转了一圈,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她明白,探春绝不会无的放矢,今天这事,怕是有些看头。 而林黛玉,则用那双烟波笼罩的秋水眼,带着审视和一丝天然的刻薄,上下打量着贾环。 她素来瞧不起贾环的为人,更鄙夷赵姨娘的粗鄙,在她看来,这等污浊环境里,断然长不出什么好苗子。 李纨这位“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