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金柬搅动京华水,利字当头圣贤休
翌日清晨,数名宝钞提举司的差役,手持着一沓制作精美的烫金请柬,分赴京城各处。*?{完¤??本£/神3?站! ×免??{费a阅?;e读@_
这请柬的设计,本身就透着贾环的魔鬼手腕。
它没有用官府的正式行文,而是采用了商界最高规格的拜帖形式。
纸是昂贵的洒金宣,墨是上好的徽州墨,封面不是官印,而是一个由贾环亲手设计的、形似古代方孔钱,又暗含天圆地方之理的“宝钞提举司”徽记。
这既表明了官方身份,又传递出一种“我们是来谈生意”的平等姿态。
请柬一出,整个京城的金融圈,如同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池塘,瞬间炸开了锅。
“宝钞提举司?就是那个十四岁庶子掌管的新衙门?”
“定向招标?承销五百万两的‘国信券’?这是什么章程?”
“疯了!朝廷发行凭证,不自己派官吏去卖,反倒要找我们这些商贾来承销?闻所未闻!”
各大银号的掌柜们,在最初的震惊与嘲笑之后,立刻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当他们看到请柬上那“圣上御笔亲批”的字样,和“择优而取,共襄盛举”的措辞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都是人精,立刻明白,这背后,是天子不容置疑的意志。
而那“五百万两”的数字,和“承销之权”四个字,更像是一块带着无上诱惑的血色肥肉,让他们每个人的心跳都开始加速。
内阁,值房。
气氛比昨日更加冰冷。
张廷玉、李光地、田文镜三位重臣,看着手中由各自家人紧急呈上来的、一模一样的烫金请柬,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弹劾的奏折还压在紫宸殿,他们还长跪宫门外以示死谏,结果那个黄口小儿,非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用这样一种近乎羞辱的方式,直接将战火烧到了他们的后院!
“竖子!竖子欺我太甚!”
张廷玉气得浑身发抖,将那份精美的请柬揉成一团,狠狠地摔在地上,“这是阳谋!这是赤裸裸的阳谋啊!他知道我等身后皆有家族产业,便用这泼天大利来分化我等!他这是在问我们,是要圣贤之道,还是要真金白银!”
“阁老,万万不可中了他的奸计!”
李光地急忙道,“他越是如此,越证明他已是黔驴技穷,只能用这等市侩手段来应对。^y¢e`x,i?a′k-e·.?c!o^m¨我等只需稳坐钓鱼台,不予理会。他那所谓的招标大会,若是我等背后支持的几家大银号都不去,便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届时,圣上自会明白,离了我等士大夫,他那套空中楼阁,根本行不通!”
“不错!”
田文镜附和道,“我们这就传话回去,严令各家掌柜,绝不可赴此‘鸿门宴’!我倒要看看,他贾环一个人,如何唱完这场独角戏!”
三位重臣立刻达成一致,纷纷派心腹家人,火速赶往德源昌、恒通记等银号,传达“不许参与”的死命令。
在他们看来,这场交锋,他们已经胜券在握。
然而,他们终究是低估了“利”字的力量,也高估了自己在家中那些浸淫商海一生的子侄辈心中的“圣贤分量”。
德源昌总号,后堂密室。
张廷玉的长子,德源昌的幕后大东家张若谷,正看着手中的请柬,眼神闪烁不定。
他面前,站着的是德源昌的总掌柜,一个年过半百,精明得如同狐狸一般的老者。
“父亲的命令,你们都听见了?”
张若谷的声音有些干涩。
老掌柜躬身道:“回大爷的话,听见了。阁老的意思,是让我们放弃这次机会,联合各家,给那位贾提举一个下马威。”
“你怎么看?”
老掌柜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商人的精光:“大爷,恕老奴直言。阁老是阁老,他是朝廷的宰辅,想的是国之体统。但我们,是德源昌,我们想的,是张家的百年基业,是这京城内外数千伙计的饭碗。”
他拿起算盘,手指在上面飞快地拨动了几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五百万两的承销权。按市面上的惯例,即便我们只抽半成的‘辛劳费’,那也是两万五千两的纯利!这笔钱,足够我们德源昌开三家分号!”
“这还只是其一。”
老掌柜的声音压得更低,“大爷,您想。这‘国信券’,是圣上亲批,以未来十年税赋为担保。^@6?1__看D′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