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道对我的弹劾,根本动不了我一根毫毛,我何必怕他们弹劾我?弹劾我越多,我名气就越大,丹阳的名气就越大,来丹阳的人就越多,我得到的好处就越多,我怎么能不赶紧给淮南道官员准备奏折用纸?”
“这还只是发展丹阳的实际利益。-暁*说_C,M-S. *已_发!布,罪^薪+蟑^結`要是算上我个人的利益,只怕更大。
奏折大战,天下皆知。张镇周与我都是分毫无损,可是,堂堂淮南道总管若是动不了小小的县令,谁会以为是平手?显然是我赢了。能赢了张镇周的人,谁敢小觑?
本座名动天下,豪杰来投,又有丹阳为根基,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将来天下大乱,本座立马自立为王,横扫整个江南,进而过长江,兵进洛阳,坐拥中原,号令天下,谁敢不从?然后北上灭李唐,收服李二做小弟,东灭高丽……喂,师父,你怎么走了,我还没有说完啊。”
【作话】
PS:注1.淮南纸贵的设定,来自读者“瘋帽帽”。我查了好久,没查到奏折应该是官府自备的,还是当地采购的。′我~地,书\城* /追?醉^歆,漳+結¨按照常识,应该是当地采购的可能比较大,毕竟从京城配送纸张到全国,也太搞笑了。但是,这只是我的猜测,没有查到确切资料。
注2.“我走前来牛走后”,出自《刘三姐》。地主老爷和百姓对山歌,某秀才描述耕地的词句。
2018.10.23.18:55修改错字,感谢读者“佘不同济”捉虫。
第88章 老夫只有上吊了!
淮南道的官员坐在吏部的大堂中,规规矩矩的,脸上还带着青肿,京官看不起外地官员,肆意的羞辱,乃至殴打,竟至于此,实在是超出了想象。
吏部的官员似笑非笑的看着那淮南道官员,慢悠悠的翻出了淮南道推荐的丹阳县官员任免名单,手指着第一项任免。
“……丹阳县县令胡雪亭革职……”吏部官员冷笑,“什么理由?”就张镇周找出来的几个理由,诸如扰乱社会秩序什么的,本来就是一件事两边说,愣要找缺点而已,吏部以往也有就根据这小小的理由,干脆的就免去了小官员的例子。?微¢趣?晓*税+网? ?庚¢芯`醉~快/毕竟上下级不和,上级摆明了要换下级,总归是要支持上级的。但这种操作属于潜规则,上不了台面,拿大随朝律法说事,这点鸡毛蒜皮的理由撑死也就斥责而已。
胡雪亭没有从中贪污,目的又是崇高的推动当地的经济、人文等建设,顶多手段有些激进,除了斥责,还想干什么?
淮南道的官员倒也猜到了吏部不会同意罢免胡雪亭,奏本的重心也不在这里。他义正言辞的抗议:“我淮南道行军总管衙署要求彻查胡雪亭。”
表态而已,谁也没当真。
吏部官员的手指继续在奏本上滑动,到了任命丹阳县县丞,主簿等等官职的条款上,不屑的看着淮南道官员:“就这几个人,你们也敢提出来?”
淮南道推荐的丹阳县官员,全部是歪瓜裂枣,废物中的废物,有多年没有去过衙门,天天游山玩水的,有白天不办公,每天晚上通宵办公,显示勤勉的,有每次遇到工作,就哼哼唧唧,不答应,不反对,就是拖着不办的,总之,各种懒政荒政,摆明是混吃混喝的老油条,没有炒他们鱿鱼完全是看在他们都是各个门阀推荐出来的,给门阀一个面子。
“这种垃圾也配为官?”吏部官员翻出一个官员的考评,身为“典农”一职,上任十年,只会迎来送往,拍须溜马,竟然五谷不分,这也敢坐在“典农”一职上?
“淮南道多年荒废,不思进取,竟然还要推荐这些垃圾去丹阳县上任,其心可诛!”吏部官员用力拍桌,正气凛然,须发皆张。
淮南道官员死死的盯着那吏部官员,马蛋!谁不知道这是打压下级的手段,吏部这么当众揭穿潜规则,叫人怎么回答?道理太正,竟然无言以对啊!
“丹阳县不可一日无人,必须尽快派人。”淮南道官员只好找理由。
“朝廷命官,上为天子,下为庶民,岂可随意?”吏部官员怒斥,“这份奏本我吏部无法通过,汝取了回去,另写一份。”
立马回客栈再写一份?傻瓜还看不出吏部站在了胡雪亭的一边,再写肯定也被驳斥。干脆把问题上交,让吏部任命丹阳县的官员?那肯定是被吏部塞了一堆胡雪亭一方的人马,不但没有达成牵制胡雪亭的目的,反倒为胡雪亭送了队友。
“是,我淮南道会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