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晋末芳华 > 第五十六章 不堪回首当年事

第五十六章 不堪回首当年事

日头西斜,在清溪巷的房屋后拖下长长的影子,残阳余晖将天上的鱼鳞云彩点燃,火光如纱帐垂了下来下,落到巷子中,又照亮了影子,连带绿树黑墙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黄昏色铺满触目所及之处。~x+i_a.o^s¢h¢u^o/c,m-s?.*n.e¢t′

行人抬头看向天色,离家远的,开始举足离开,或有没有买完东西的,便慌慌张张和店主讨价还价,或打牛扬鞭,往家中赶去。

彼时建康马匹,多为军中所用,除此之外,只有少数显贵士族家中才有马车,寻常士族只有牛车所用。

这也是为什么先前王谧乘马车前来的时候,整条巷子的行人都下意识远离一样,王谧看不少车马过去,联想先前路上的马车牛车,这才恍然,心道有些事情,真是不出门就很难想明白,正所谓眼见为实啊。

很多行人快步离开,是因其住的地方,在宵禁区域之外,所以才走得这么匆忙。

宵禁出现的很早,在周朝就有记载了,所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最初的宵禁,是根据农人劳作的时间来定的。

后来随着城镇的发展,宵禁成了城市的重要制度,从安全上来讲,一是主要是为了防止盗贼和流民引发的案件,二是防止不确定人流引发的火灾和混乱,尤其是建康这种大城,房屋多为草木,要是引发火灾,后果是灾难性的。¢e~8¢z`w?.¢n.e~t^

所以宵禁的初衷,是为了保护百姓市民的安全,这宵禁也不是说严禁人们足不出户,而是划定了一定面积的区域,在每个区域的出入口都有人看管值守,只要人们不通过这些关卡,便是没事的。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唐朝的坊市,长安夜生活极其丰富,如果执行足不出户的宵禁制度,那便根本没有夜生活可言。

于是唐朝在城市中划定了块状方形区域,里面有纵横街道数条,长宽可达数里,内有住宅商铺酒家乐馆,谓之坊,坊之间有围墙阳栏阻隔,宵禁鼓声响起,居民必须回到自己所住的坊,不得外出,以保障城市安全秩序。

但在每个坊市内,百姓是可以自由活动,饮酒吃食的,每坊多达上万人,居民晚上出行作乐,便构成了长安极为丰富绚烂的夜生活。

而晋朝时候,这种制度已经初具雏形,王谧见固然有人赶路离开,也仍有人慢悠悠在街道上晃荡游乐,便明白这可能是附近的居民,最起码自己不出清溪巷,是不会违反宵禁制度的。

至于老白那边,肯定有他的办法,就不需要王谧操心了。

还有一点是,大唐不夜城声名远扬,是因为盛唐时候国力富庶,连商家亦或平民百姓,都有财力支撑照明所用的费用,而这费用在古代,是相当不菲的。]幻£?想_姬ˉ +已μ发?布%$;最×]新§t¨章.节?

彼时的蜡烛是用蜜蜡制成,几斤蜜蜡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制成一斤蜡烛,只有豪富之家才用得起。

而一般平民百姓,除少数用价钱也不低的桐油油灯外,大部分是日落而息,所以如今的清溪巷里店铺关门,有的房屋烟囱里开始冒出烟火,这是家中做饭了。

而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烟囱则是静无声无息,这是因为彼时大城中柴火价钱昂贵,甚或高于粮价的,很多百姓都是隔几天才做一顿热饭,平时或买铺子食物,或吃剩饭冷食。

王谧看天色渐晚,便和阿良抬箱子,青柳翠影等人将箱子里面的行李衣物布置到各屋,以免天黑不好收拾。

此时有声音传来,王谧回头,见有个梳着发髻的小脑袋在门口探头探脑,他记得是斜对面铺子里面的那年幼小娘,便对青柳道:“你跟我过去看看。”

两人到了门边,那小娘见了吓得往后一缩,见两人样貌和蔼,方才鼓起勇气,从背后将手拿到身前。

她手上托着两块尺方胡饼,结结巴巴道:“阿母说是卖剩下的,若不嫌弃,就,就”

青柳赶紧从腰间钱囊里面掏钱出来,那小娘见了,忙将胡饼塞到青柳怀中,转身一溜烟跑进铺子里去了。

王谧看了看对面铺子,发现地面已经开始将长木板板扇一条条封在沿街铺面,准备打烊了,便对青柳道:“先前我没见男主人,怕过去不方便,你替我过去看看。”

青柳去了好一会,方才回来,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