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村民们了,就连孙德福他们几个“高层”。^新/完+本`神-站. ?最·新+章-节′更,新!快·
每天看着仓库里越堆越多的罐头,心里也开始打鼓。
一天要来问王大山八遍,“有信儿了吗?”
王大山只是安抚他们,别着急。
他知道,黄四海一定会来。
上次卖给黄四海“树干化石”的时候,就已经说好了,将剩余的,全给他。
只是,这个年代的通讯太落后了。
一封电报发出去,鬼知道对方什么时候能收到。
能做的,只有默默等待。
王大山这几天,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如果再等几天,黄四海那边还是没有信儿,他就干脆自己背着罐头,亲自去一趟开放的沿海城市闯一闯。
他就不信,凭着这独一无二的产品,还敲不开市场的门。
就在所有人的耐心都快要被耗尽的时候。
第五天下午,一辆邮政的绿色吉普车,一路颠簸着开进了靠山屯。
车子在打谷场上停下,一个穿着邮政制服的年轻人,从车上跳了下来,扯着嗓子就喊:“谁是王大山?”
“有你的电报!香江发来的!”
整个打谷场,瞬间炸了!
所有正在干活的村民,全都扔下了手里的工具,潮水般地围了过来。+k\k^x′s?w~.-o/r?g\
“啥?香江来的电报?”
“我的天!真有回信了!”
“快!快去叫大山!”
此刻,王大山正在厂房里跟钱东来,研究新一批罐头的密封问题。
听到外面的动静,心里也是猛地一跳。
他拨开人群,从那个邮递员手里,接过了那张电报纸。
电报上的字更少,只有四个字,外加一串日期。
“三日后,抵。”
王大山看着那四个字,豪气顿生。
他举起那张电报纸,对着周围所有伸长了脖子,一脸期盼的村民们,用尽全身力气,大吼了一声。
“乡亲们!咱们的罐头,有销路了!”
“香江的大老板,三天后,就到咱们村!”
短暂的寂静之后,整个靠山屯,被一阵前所未有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所淹没!
谁都没想到,王大山竟然真的联系到了香江那边的人。
简直……
牛炸了啊!
接下来的三天,靠山屯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
在村长孙德福的带领下,全村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扫除。
家家户户的院子都扫得干干净净,连鸡屎都看不见一坨。
村里的主干道,更是被勤快的妇女们用扫帚来回扫了十几遍,恨不得把地皮都扫掉一层。\k*s^w/x.s,w?.`c.o/m~
孙德福还特意组织了村里的几个半大小子,成立了一个“迎宾队”。
让他们反复排练,到时候要夹道欢迎,高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
那场面,隆重得就像是要迎接国家领导人视察一样。
王大山看着这有些滑稽的一幕,哭笑不得,却也没有阻止。
他知道,这是村民们在用他们最淳朴的方式,表达着对未来的期盼和重视。
他自己也没闲着。
他让卡捷琳娜换上了那条崭新的白色连衣裙。
又让钱东来和老季,把厂房里里外外都擦拭得一尘不染,将生产出来的罐头,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他还特意去后山,打了两只肥硕的野鸡,准备用来招待贵客。
第三天下午。
一辆黑色的,擦得锃光瓦亮的“魔都牌”小轿车,在全村人翘首以盼的目光中,缓缓地驶进了村口。
这辆车,在1983年的东北乡下,比后世的劳斯莱斯还要稀罕,还要惹眼。
车门打开,一身笔挺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黄四海,在助理的陪同下,走了下来。
当他看到眼前这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和那群穿着补丁衣服,却一个个昂首挺胸,脸上洋溢着热情笑容的村民时,也是微微一愣。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孙德福带头,喊出了排练了无数遍的口号。
黄四海看着这有些滑稽却又无比真诚的欢迎仪式,脸上露出了和善的笑容。
王大山穿过人群,走上前去,不卑不亢地伸出了手。
“黄老板,一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