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表示,“义不容辞。+求~书?帮\ !追`最¢新\章-节+”
抛头颅,洒热血,她手握利器,自然要继承革命先烈的斗志。
在没有硝烟和鲜血的战场,继续战斗,直到胜利和光明来临的那一天。
赵振云看着她这双黑亮的眸子,出发前,她将林巧枝的个人档案上交了,这意味着,从今往后,她也无权查阅林巧枝同志的档案了。
而且,林巧枝同志尚还有功劳等待批复。
无论是等待市场验证的全丘陵地形拖拉机,还是此刻正在进行的燎原行动,她或许正在见证一名共和国工业将星的成长,她是划破黑暗、冲破封锁的利剑。
赵振云定了定神,收敛想法,端出工作态度:“株洲总机厂那边,你评级也是五星,我能了解一下为什么吗?”
株洲总机厂,主业是机车,和塔式起重机完全不相干的两个领域。
她似乎找不到任何共同点。
但这却恰好是她的职责之一,如果能找到这其中的共同点,可以更深刻、更准确的发挥林巧枝的能力。¨5′0′2_t¨x^t\.,c\o·m/
林巧枝“唔”了一下,“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要说为什么,就是研究起来上手会比较快吧。”
此行目标,6y2型机车,属于中国电气化铁路的“开路先锋”
她学着王国伟厂长那套拖拉机和起重机也差不多的理论:“和拖拉机一样,都是动力传带整个机械结构行动起来的理论框架,再者,我不是研究过电子传动系统吗?和电气化机车也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
“恩?”赵振云脑子都滞了一下。
黄彩霞听着,单纯的孩子真觉得是这样,觉得林巧枝就是有这么厉害,她不懂应该是她还没有到达那个境界,崇拜使然,道:“做顺手了嘛。”
林巧枝也点头认可:“对的,也可以这么说。”
“真的这么简单?”赵振云还是有点不能接受,甚至感觉荒谬。
林巧枝“嗯”地点头。¨狐,恋¢文·学\ ^最?新.章^节?更/新\快/
赵振云张了张嘴,觉得这个世界忽然长成了她不认识的样子,像是王国伟那些猴精,为了拉拢人抢机会这么厚不要脸地说说也就算了。
怎么连搞技术的本尊也这么说?
难道这才是世界真相?
从前她觉得不行,难道只是她见识太少,就好像那句“只要你水平够低,看什么都是世界难题、未解之谜。”
赵振云满脸严肃,郑重地思考起这个问题。
林巧枝见她思考起来。
也干脆拿出纸笔,整理起此行的笔记和收获来。
写累了,就看看窗外的开阔自然风景,换一换脑子。
黄彩霞看到这一幕,也不觉地拿出纸笔。
她这一趟行程,最大的收获或许并不是起重机行业前沿的知识,很多确实还听不懂,而是经常在晚上暖黄色的灯光下,看到林工默默记录和演算的背影。
林工每天都会做笔记,写得很认真,当天有哪些收获,哪些问题,如果是问题,又会分析可能的情况和解决方案……
即使有可能日后再也接触不到起重机行业,用不上这些知识,她也依旧在一丝不苟的写工作笔记。
黄彩霞慢慢也觉得,这好像才是正常的事。
这些日子,她吃得好睡得香,身体大量补充肉蛋营养,天塌下来还有高个顶着,这让她觉得精力都比从前充沛饱满很多,学着林巧枝这样每天思考、总结、反思,写工作笔记,似乎都不是什么负担很大很让人疲惫的事。
反而每天都感觉到自己成长,真的很有成就感、很快乐。
黄彩霞也默默把纸笔摆在书上,咬着笔头,一点点写自己在起重机上的收获。
赵振云回过神来,看到的,就是如此神似的一幕。
她确信,这些天她没有看到过林巧枝要求黄彩霞如何。
但黄彩霞却一点点靠近林巧枝,身上一点点染上她的习惯和风采。
她忽然很确信,或许她真的有朝一日能看到全女子钳工班组在行业内威名赫赫的风采。
赵振云将林巧枝写的这份《起重机行业如何掌握一批“杀手锏”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初构想》封存到牛皮文件袋里。
在装进去的时候,扫到了“窄起重臂”“顶升安全”“传动提速”“超起功能”等字眼。
赵振云自认也是做了一些这行业的功课的,可看到这些技术名字,也感觉几乎是闻所未闻。
但她肯定不会觉得林巧枝是瞎写的,只嗅到一丝仿佛全丘陵地形拖拉机那样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