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二公子提的要求的,就他一人了。.t?a-k/a`n*s*h?u~.?c′o.m′”
江淮心想八九不离十就是这人了,她乐呵呵地瞅着江谨言,心道我可给你把老师也找来了。
江谨言不知道她在笑什么,问:“浮宁居士是何人?淮弟你找他做什么?”
“就是知道这么个名儿,想着去见见,听说他话本子写的不错,正好隔壁县我们还没去过,就当去游玩下。”
江淮见江枫还在旁边,也不好说破,便胡诌了过去,幸好江谨言不是个刨根问底的人。
过了两日,江淮就带着江谨言江小舟等人出现在了隔壁县城的大街上了。
而且他们还乔装改扮了一番。
江谨言看看自己和江淮身上那故意整得全是补丁的衣服,脚上的草鞋,头顶的草帽,还有那一大板车的瓜,终于忍不住问:“淮弟,我们今日究竟是要做什么?”
江小舟也道:“对啊,公子,我们这是整哪出啊?”
他掏出一块瓜开始吃起来,这么大热天,拉一车西瓜走十几里地来卖,是不是闲出屁了。¨咸`鱼_看¨书-网. ^首-发,
江淮摆摆手,“你一边吃去,现在用不着你。”
“哦。”
江淮摸出一块大木板来,上面用浆糊糊着大白纸,道:“来,哥,在这上面写首诗,要歌颂百姓夏天劳作种瓜卖瓜多么辛苦的,还要表现出这瓜多好吃,反正要吸引人来买。”
江谨言:“……啊?”
第46章 大公子十六了该看这种书了
按江淮的计划, 想要浮宁居士收江谨言为弟子,最好还是按原著剧情来。
在原著中,江谨言随着周氏和原身一起来庄子避暑。
原身在庄子里被庄里的人无意顶撞, 勃然大怒要狠狠治对方的罪。
江谨言帮着对方劝说了几句,原身便将怒火转移到了他身上, 并心生一计, 提出若是江谨言能把一车瓜拉到隔壁县城去一天内卖完,就饶了他们。′咸-鱼_看`书* *无`错\内′容′
这便有了江谨言穿着农人的衣服拉着板车卖瓜的事。
原身本意羞辱江谨言是土包子出身,但江谨言却并不为此难堪,拉着板车就去了,还写了一首卖瓜诗在牌子上。
他长得俊, 说话好听,价格合适,字儿又写得好看,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来买瓜, 这其中就有浮宁居士谢海郴。
谢海郴十八岁中举,二十一岁高中探花, 宦海沉浮三十载, 官拜内阁次辅,还曾任东宫讲官,即现在皇帝在太子时候的老师。
以他的能力和功绩,问鼎内阁首辅也不是没可能,但他却选择在皇权争斗中急流勇退,加之身体情况每况愈下,便在五十五岁这年致仕告老还乡。
但哪怕他退休了, 也不能完全脱离朝政的漩涡,为防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三天两头的骚扰, 他直接带着妻子跑到了这偏僻的保宁府来养老,没事种种田听听戏,游历下大好河山。
他正是瞧了江谨言写的卖瓜诗,心有动容,便上前去询问江谨言怎么有这等才华还要来卖瓜。
江谨言与他聊了几句,说自己是书院放假了回家帮家里人卖。
谢海郴从交谈中得知了江谨言是洛嘉书院的学子,为他出身贫寒却坚强不屈的品性所打动,大手一挥就把他的瓜都买了,也有了几分想要指点这小子的意思。
毕竟他读书读了一辈子,来蜀地后虽日子过得清闲,但子女和学生们都在远方,他到底心里有点痒痒,想要在本地收个学生时不时陪着自己讨论下天下大事和诗词歌赋,而江谨言正好符合他的要求。
江淮从原著中抽回思绪,见江谨言已经俯身在木板上写诗了。
江淮道:“哥,夫子们曾说过,念书和为官都要以民为本,我们今日就是特来考察民情的,上次季考的策论题为小商小贩的规制问题,我就答得不好呢。”
她眨巴下眼睛,“没有什么比身临其境更好的考察方式了吧?”
江谨言听罢觉得她说的有几分道理,也没细想,以为她是觉得好玩,只能配合她。
江淮见时间差不多了,扯着嗓子就喊了一声,“卖瓜卖瓜!不甜包退!”
江谨言一窘,下一瞬就见江淮脸色一变捂着肚子道:“哥,唉哟,我肚子疼,我,去找个地方如厕,你先卖着。”
“小舟,江小舟——过来陪我!”
江小舟闻言从阴凉地方钻出来,把手里的瓜皮一丢,“来了!”
眼看着两个人一溜烟地消失在街角,江谨言站在原地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无奈已经开始有人问瓜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