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们观看天幕,甚至在政务之余,他会叫上一家子聚在一起共同观摩,间或着教育孩子们——
“这便是大唐的天下,尔等或为国之储君,或为亲王公主之尊,生来便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难见天地、少识民生,有此奇遇当多多见识一番。~看¢书-屋\小_说~网` -免^费¨阅!读`”
时间就这样一日日地过,有云青青为伴,李承乾在沉重的课业与过分殷切的期望之余,倒也能有一丝松快的余地。
李承乾跟随云青青一起领略了岭南山水、滨海风貌、雪国风光,又见识了苍苍大漠、莽莽草原、皑皑雪山,天地的广阔大大消解了他心中的郁气,而那些目之所及的城市兴衰、朝代更迭,则让他多了几分超出同龄人的哲思。
至于所见所闻的那些各地民生民情——
“房相公修《晋书》,曾在宣帝一篇之中说到‘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
当初吾不解其意,如今再读,倒有几分所悟了。”
已经有了小少年模样的李承乾如是道。?5/2.m+i¨a*n?h?u^a+t^a+n_g·.\c¨o-m/
.
汉宣帝时空。
那些数十年如一日、世代义务守卫边境的护边员让他陷入了久久的思考。
——是什么让他们忍受孤独、不辞辛劳、毫无怨言地戍守在漫漫边境线上呢?
刘询扪心自问。
他能给予自己的答案无非也就是——
“这便是那所谓的民族认同、为国奉献吧?”
要如何才能让大汉的子民也有如此的心态与行为呢?
刘询自知无法推行后世一般的政体与政策,但他知道天子驭民该有的手段——纵然如今的黔首已经因为天幕开阔了眼界,但归根结底黔首所求的都是同样的东西。
“驭边以民,民在而边境在,唯有汉民所在之地才是大汉所掌控之地。”
.
各时空的许多平民,也跟着云青青好生长了一番见识,既见识了现代化的大都市,也看到了偏远的小山村。_微~趣-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除开那些异乡的景色与风俗人情,他们最大的见识便是看到了一个国家的朝廷应该是什么样的。
“尽力让所有人都吃得饱穿得暖,让孩子们都有机会读书识字。”
“遇到天灾,应该调配各地人力物力,尽力救治百姓,而不是视若无睹。”
“遇到人祸,会彻查到底,就算是高官也要因为个别平民的死伤而付出代价。”
“老有所依、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
……
“原来朝廷应该是这样的?”
“那为何我们的朝廷不是这样的?”
有许多人——原本浑浑噩噩、愚昧无知的人——发出了这样的疑惑。
第201章 番外之小课堂。
结束第一次旅途后, 云青青在家躺了一段时间,正逢最炎热的几个月,她干脆熄了出去和放暑假的、朝气蓬勃的学生们抢票的心思。
正好在某一天, 她从去年结婚、正在备孕的朋友处闻悉她报名了孕妈妈课堂, 于是没事干的云青青也凑了这份热闹。
于是开课那天,她满脸痛苦地早早从床上爬了起来。
.
汉景帝时空。
刘启对云青青这些在家躺平无所事事日常的热情已经渐渐消退, 那些读书和娱乐尚可作为消遣, 但也只是一些消遣,刘启很清楚他不可能以此来治理国家的。
所以他一如既往地晨起大朝, 朝会结束,刘启顺口吩咐侍奉在侧的宫人,若有异事再禀报上来之后便去了宣室殿, 心无旁骛地处理政务。
直到云青青破天荒早起的行为被宫人们判定为“异常”上禀,刘启批完手头的奏章, 这才揉了揉手腕开启了天幕。
——这新纸做出来之后, 虽说轻便了很多,但其内容也冗杂了许多, 更别说有些人在公文里头混杂着一些没什么营养的废话……实在是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工作效率。
刘启决定, 在今天的奏章里面随机挑一个倒霉蛋,就其冗余谄媚之言训斥一番, 杀鸡儆猴以作警示吧。
胡思乱想间天幕打开,正逢云青青循着指示牌进入了教室,刘启定睛一看, ppt上几个大字——孕期营养与身体管理。
“是妇人妊娠之事?”刘启已理解了这堂课大概内容, 他自己本身对于这些内容毫无兴趣, 但他听得几句就知道,这些知识既关乎妇人身体, 又影响子嗣绵延。
“给皇后传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