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三嫁太子 > 分卷阅读119

分卷阅读119

王絮站在原处,将一朵瘦菊捧在手心,隐约带着冷香,风雪将她衣衫吹得鼓胀起来。!精\武+小·说/网_ *追·最-新/章′节~

似乎这团火,欲借鹏抟九万风,九霄直上觅仙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冷香在风雪中愈发凛冽,脚步声由远及近,似乎带着世间无尽的苍茫,和未卜的前程正向他走来。

隐约间,明行胸腔有比平时更快,更轻灵的声音。

王絮上前几步,站到身侧,一同望向被玄云笼罩的山岭,“你布施的时候曾来过这?你对蓝溪并不陌生。”

明行将手收了回来。

“每块玉石都有不一样的颜色,人也一样。”他的声音柔和,缓慢:“水一直在流淌,过去的蓝溪,虽可回忆,却也不是当下的这股水流了。”

永宁寺重又恢弘,慧能多年重振寺院的心愿终得偿。如今寺内僧人衣食不愁,容光焕发。

皆因佛子降世,大势所趋,借着这难得的机缘,他们成了靖文公“转世”、明行佛子的虔诚信徒。~x+i_a.o^s¢h¢u^o/c,m-s?.*n.e¢t′

第46章 救错

秋夜的风吹在人身上, 穿透了薄衫,有些冷了。

沈自流被人领回席位时,程又青正微垂下头, 一身明蓝色的衣衫,在灯影酒声中, 世事与己无关。

他眼神冷清, 皮肤偏薄, 像是一块温软的柳枝。常年吃素, 鲜少饮酒。正取一块纱布擦拭玉扳指。

程又青回头一笑:“明明前日还看着, 怎么转眼就旧了。”

沈自流一扫那枚玉扳指。

被人摩挲了成千上百次, 薄荷一样的冰绿色不再泛光。

这是他们的“女儿”程雪衣十岁生日所赠。

今儿陛下设宴未央宫, 为筹集灾款,开仓赈民, 修缮永宁寺。户部尚书捧折跪呈于殿中央:“启禀陛下,去岁新种占城稻受灾, 秋收仅得三成, 各州府存粮不足十万石。.8*6-k.a,n~s-h*u*.′c\o.m¨

御座上的皇帝应了声,盘问几句,便叫了他入宴。

陆系州将折扇展开,声音干净清透:“变国不法古, 治世不一道。”

“今时人口之盛, 非往昔可比。新粮种推广, 正是顺应时势之举,若因循守旧,何以解决当下粮产困境 ? ”

“先帝在位时, 曾三令五申‘农桑之事贵乎守常’。”

户部尚书冷看他一眼,抬起筷子的手顿住:“陛下, 老臣以为‘利不百不变法’,新种贸然推广,正是橘生淮北为枳啊。”

陆系舟道:“下官查过户部账册,江南各州府的存粮,加起来不足十万石。”

他忽然望向赵敬德,“倒是赵大人治下的商户,仓廪比州府还满三成。”

赵敬德捏紧长筷,笑得从容:“商户怕灾年,下官屡禁不止。”

“屡禁不止?”

徐载盈立在门槛处,视线扫过案上堆着的捐输名册,唇角微不可察地一沉,“我已请示陛下,明日起,囤粮过百石者,按‘扰乱市易罪’论处。”

——那上面墨迹最重的“五百两”,连小县三日粥粮都换不来。

徐载盈入席,众人行礼后,他吐字清晰,声线干净温柔:“诸位辖区内,应无此等商户吧?”

赵敬德的筷子“咔”地磕在碗沿。

“前日在吏部查考功簿,见赵大人任上三年,辖区商户税赋竟涨了七成。”徐载盈轻笑道,“商户们都说,赵大人治下‘路不拾遗’,连陈粮都能卖出新米价。”

这话明褒暗贬,将“税赋上涨”与“囤粮抬价”勾连,却无半句实证。

赵敬德冷笑:“太子殿下这是说下官苛捐杂税?”

“苛税?”

徐载盈道:“赵大人是体恤商户——”他扫过沈自流腕上的银镯,“毕竟,沈氏商行在赵大人辖区的粮铺,上个月刚得了‘诚信商户’的匾额。”

陆系舟的折扇敲在桌沿上发出清响,席间霎时静了一瞬,“我听说,沈氏商行的粮船,上个月从江南运了二十万石粮食北上。”

沈自流稍抬起眼,略看那紫衫青年一眼,便笑看徐载盈:“殿下说笑了,商行运粮是互通有无,相府的粮仓,早按例留足了三月口粮。”

不过是个大理寺少卿,仗着太子撑腰,就敢跟正二、三品官员呛声?

不足为虑。

程又青喝了口茶,终于抬起眼,轻笑一声,咂不出其中滋味:“二十年前我随先帝驾巡视江南,百姓都说‘换种如换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