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的不可开交,儿臣本不想让额娘劳累的……”
不等他说完,德妃就摆手:“这算什么劳累?你若是觉得本宫还算是有眼光,回头本宫给你看看就是了。¢看′书-君? ,追`最-新^章+节-”
人老了,若是不被子孙需要,那就总觉得日子过的有些空虚,没意思。
十四家的儿女还小,用不着她操心。
胤禛呢,其实德妃知道他是有些别扭的,总不愿意来麻烦她,大概是回到永和宫的时候年纪已经大了,不知道该如何和亲额娘相处,又想亲近,又不敢撒娇提要求。她那会儿呢,一来是刚经历丧子之痛,二来呢,十四又正好是调皮的年纪,再加上七格格那会儿……所以也就没顾得上。
等回过神,母子两个就变成了如此别扭的相处了。
现如今难得胤禛提个事儿,德妃自然是立马就应下了。
正说着话,康熙也过来了。
康熙一进门,弘暻就盯着康熙看,片刻之后,将手里的点心给康熙:“汗玛法吃。′q!u.k\a`n\s~h+u¨w?u′.+c,o^m*”
康熙还有些吃惊:“你知道朕是谁?”
弘暻点点头,额娘在家里教过呢。再者,他也见过啊,他又不傻,怎么会不认识?
康熙就笑道:“你自己吃吧,汗玛法不吃。”
说着看德妃:“眼看要端午节了,江南那边送来一批锦缎,回头你给分一分。”
现如今宫里主事儿的就是德妃和宜妃,还有荣妃她们三个——惠妃因着大阿哥的事儿,自己决定吃斋念佛,甚少出门,已经不问宫务许多年了。
顿了顿,他又说道:“朕打算册封良嫔为良妃,你也需得让内务府准备起来。”
德妃就看胤禛,随即就垂下眼帘:“这提升位份总需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良嫔……”
这个年纪了,既没有妊娠功劳,也不算劳苦功高,忽然要提升位份,总要有个理由吧?
康熙皱了皱眉,片刻才说道:“她这个年纪了,自来安分守己,伺候朕也有这么年了,合该给个位份了。*搜!搜¨小~说?网¢ _无-错.内.容?”
德妃就懂了,熬资历嘛。后宫就是这样,要么呢,你得宠,伺候皇上伺候的好,皇上高兴了,赏你一个位份。要么呢,你能生,以功劳来论。要么呢,就是你熬着熬着,宫里比你资历老的都熬过去了,那就该你出头了。
德妃自来谨慎小心,不该问的不问,康熙既然说了是熬资历,那就是熬资历吧。
再有就是马上万寿节,他来永和宫呢,还有一个事儿,就是打算今年办一个千叟宴。宫里办宴会,就需得德妃操持,这个是大事儿,马虎不得。
宴会的规格,还有宴会的规模,这都需得德妃来调度——总不能皇上亲自去御膳房说,要准备八个菜,四个素菜四个荤菜,再考虑到办的是千叟宴,所以饭菜要软烂些吧?
该女人做的事儿,男人做不成。
德妃顿了顿,就问道:“这千叟宴,可要酒水?”
康熙摇摇头,酒水就不用了,那么大年纪了,本来是为求个好兆头才请过来的,结果喝个酒人没了,这是好兆头还是添晦气来了?
一切要以谨慎为主。
说过了正事儿,因着胤禛也在,康熙索性就将这统计名额的事儿交给了胤禛,先是朝廷通过官报将这事儿给下发出去,然后胤禛在京城这边准备接待的客栈,如何将这些来京城参加千叟宴的人给照看好,该请大夫把脉的请大夫把脉,该给路费的给路费。
反正事儿不少。
弘暻站在地上瞪着大眼睛听着,不管听不听得懂,反正不插嘴就成了——他总跟着那拉金婵去学校开会,开会时候他要是出声了,额娘就会让嬷嬷将他给抱出来的,所以弘暻很懂规矩。
康熙原本没太在意他,但这么多事儿说完了,见弘暻还是乖乖站着 ,也不闹腾,心里就多几分欢喜,一伸手将人给抱起来:“叫弘暻是吧?”
孙子太多,偶尔也有记不住名字的时候。
弘暻笑眯眯的:“汗玛法,我叫弘暻,我两岁了,我现在会背诗哦。”
不等康熙问,他张口就来,背的还是康熙的诗词。
康熙就转头看胤禛,胤禛赶紧摆手:“不是儿臣教的,弘暻尚未启蒙,他平日里背诵诗词这些,都是那拉氏得空了给教导的。”
康熙又看弘暻,弘暻还是笑眯眯的,点头:“额娘说,汗玛法是很有本事的,让弘暻跟汗玛法学。”
那拉金婵确实是觉得康熙很不一般,又要操持政务,又要调和满汉蒙三族,还要学西洋知识——只一个,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