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出一个云龙献寿小茶盘,里边放着成窑的五彩小盖钟, 将其献于贾母。!萝·拉+小¨说? ?免.费_阅_读?
这套茶具的规格是相当的高。首先,小茶盘上雕了龙, 就不是给一般人用的。另外, 成窑, 是皇家专用窑。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六安茶是产自安徽的茶, 产茶地偏北,产出的茶是凉性的。贾母前几日在藕香榭的螃蟹宴上受了凉,是吃不了六安茶的。
妙玉笑着说:“这是老君眉。”
老君眉产于湖南洞庭湖君山, 以及福建武夷山, 上述地理位置都偏南。因此, 老君眉的茶性偏温。
李莞心道, 妙玉倒是个心细的, 赶着温性的茶给老人家喝。
贾母问:“是什么水?”
妙玉说是旧年蠲的雨水。
这个世界的很多文人都有浪漫情怀, 用水也有讲究。虽然李莞并没有觉得接的雨水,还要放上一年, 跟普通用水究竟有何优势,大抵是情调不一样吧。-r`u`w_e¨n^x~s!.`c_o,m·
贾母喝到一半,把茶递给刘姥姥。
刘姥姥将剩下的半碗茶,一口饮尽,道:“好是好,就是淡了些。”
众人皆笑。
随后妙玉又给众人上茶,大伙儿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李莞喝了一口茶,同意刘姥姥的观点,茶有些淡。是这个世界文化人喜欢慢慢品的茶。
官窑也是皇家官用窑,大伙儿拿的也是上好的碗,不过较贾母拿的成窑茶碗的规格次一些。
这里可以说妙玉尊贾母。其实也有另一种解读,既妙玉并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出家人,因为出家人世界中,最基本的认知,便是众生平等。所以,妙玉更像是养在庵里的一位大小姐。
妙玉本是苏州人士,原就是官宦人家的小姐,打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为尼,带发修行。
以前李莞看电视剧时,总有热心网友在弹幕中刷,说妙玉是剧中第一精致人,是姑娘们的plus版。^x~k¢a~n?s*h?u¨w¢u/.·c^o`m^
如今李莞亲临现场,觉得妙玉确实讲究。李莞又细思在这个世界上认识的人,好像也没人比妙玉姑娘更讲就了。
妙玉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让二人随她出去。
宝玉悄悄跟了出去。
此外,还有爱热闹的李莞,也一起跟了出去。
妙玉将宝钗和黛玉带到耳房。宝钗坐妙玉的榻上,黛玉坐在妙玉的蒲团上。
妙玉见宝玉跟李莞进来,便给二人一人一个蒲团。
妙玉跟几人取杯,正有庵里的道婆将刚刚诸人喝茶的茶盏收了上来。
妙玉忙命道:“那成窑的茶杯别收,搁外边去。”
那成窑茶杯,便是妙玉端给贾母,贾母喝了一半又给刘姥姥的。
那妙玉嫌刘姥姥吃过的,价值连城的茶盏,说不要就不要了。那个皇家专用限量版小茶盏的价值,估计都够刘姥姥一家人过一辈子的了。
妙玉又给宝钗、黛玉、李莞给了三个珍玩杯盏,唯独给了一支绿玉斗来给宝玉。
那绿玉斗放在外边,显然是近日用过的。谁用过的毋庸置疑,这屋没别的主人,只能是妙玉自己了。
李莞感觉,妙玉似乎是有些喜欢宝玉的。
李莞扫了眼屋里的诸人,跟宝钗四目相对,宝钗眼神复杂。
李莞又看看黛玉,黛玉似乎在沉思中。而那沉思,在刚刚通报李岩要就来时,就开始了。
黛玉察觉李莞在看她,回过神来,捧着手里的茶盏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么?”
谁知,妙玉竟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水都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还在玄墓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以供也才得了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
李莞听完觉得自己有些方。她倒觉得,水还是吃新鲜的比较干净。
黛玉倒是挺大度,她知道妙玉平素就比较怪癖,也不多说,就温温和和地笑着。
吃完茶,大家便准备告辞。
宝玉跟妙玉赔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搁了可惜,不如给那贫婆子。他卖了,可以度日。”
妙玉点头:“那杯子我没有吃过。若我使用过,就是砸碎了,也不给她。你要给她,我不管,我只给你。”
李莞听后更方了。也更确定妙玉就是喜欢宝玉了……
不过,宝玉还是不错的,帮刘姥姥在妙玉这里讨了个值钱货。
这只成窑茶盏的市场价值,据说是值万金的。当然,卖到中间商那里,会打个折。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