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小将军煞有其事的想着,在场武力值最高的就是他和麹义,打起来也不怕。\m?y/r\e`a-d\c-l,o^u/d/._c¢o~m?
好在混乱没持续太久,小皇帝反应过来后满眼惶然的宣布退朝,退朝前还不忘让小黄门将早先准备好的封赏诏书宣读出来。
两位将军放心回营,他回去挨骂了。
荀晔:……
麹义:……
两个人看看蔫儿了吧唧的小皇帝,再看看默不作声的王司徒,压下心中的意犹未尽谢恩离开。
朝会这么结束对王司徒而言也许算好事,至少不用再绞尽脑汁想怎么收场。
就是可怜了天子。
荀晔和麹义心有戚戚的出城回军营,城外驻军的地方是固定的,麹义过来后直接在荀晔旁边安营扎寨。
两边营寨挨边,商量事情也方便。
麹将军成功用于夫罗换来奖赏,虽然只是中规中矩的册封以及金银绢帛,但是有总比没有好,从今往后他麹义也是被天子亲自册封的将领了。¢1\9·9\t/x?t,.·c·o,m^
天子亲自册封除了听着好听也没什么用,可是别人有的他也得有,管他有没有用有了就行。
待回到军营,荀晔捏捏手腕,对心满意足懒散坐下的麹义道,“刚才朝会乱成一团,没有意外的话应该很快就会有诏书命我们离京。”
杨太傅早就因为小皇帝对他亲近而心怀不满,今天小皇帝当众说错话他肯定还要受迁怒。
迁怒就迁怒吧,毕竟他也没多清白。
麹义点点头,问道,“于夫罗怎么办?”
他收到的命令是活捉于夫罗然后进京领赏,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是该他干的活儿确实已经干完了。
本来以为进京后于夫罗会有朝廷的人接收问罪,结果一不小心被问罪的差点变成他自己。
现在那家伙还在大营里关着,交给朝廷还是再让他带走?
于夫罗这人没多大本事,被他拿捏住的张扬也没多大本事,俩人凑在一起除了受欺负还是受欺负,属于活着没啥用死了就死了吧的那种。!7!6\k+s′./n¨e?t\
不过那家伙名不正言不顺的单于身份有点用处,临出发前张辽也和他提过张扬此人耳根子软但没什么坏心,言下之意就是能不杀尽量不杀。
既然朝廷没说怎么处置俘虏也没人来找他交接俘虏,是不是意味着他能再把人带走?
荀晔搓搓下巴,“是个问题,怎么没人来要俘虏?”
两个人对视一眼,再次在心里唾弃不是草台班子胜似草台班子的当今朝廷。
没见过搞事搞的连正经事儿都能忘的朝廷,京城足足三个统兵的官署,但凡有一个能想起来呢。
摇头.jpg
俩人合计了一下,一致决定要是离京的诏书都送过来了还没人来说这事儿就把俘虏的于夫罗等人带回并州。
并州外族部落众多,除了匈奴还有乌桓、鲜卑各种势力。让部族首领来管理部族有风险,但却是能最快稳定局势的法子。
留在京城只有一死,回并州还能当个傀儡首领。傀儡首领也是首领,怎么看都是他于夫罗赚。
……
另一边,盛怒的杨太傅和王司徒难得没有分歧,上午朝会结束,下午赏赐清点完毕送至军营,甚至等不到第二天,傍晚时赶人离京的诏书就送到了军营。
依旧没人来要俘虏,但是同时送出宫的还有另一份诏书。
——天子顽劣,召荀氏仲豫进京侍讲。
第96章 柔弱美人爹
*
——天子顽劣, 召荀氏仲豫进京侍讲。
划重点:天子顽劣。
这四个字竟然能出现在诏书上,可见天子“顽劣”到了何种地步。
荀悦进京之事是早就商量好的,荀爽已经和杨彪通过气, 等京城的危机解除便由杨太傅提议落实。
万万没想到杨太傅会落实的这么快,遣词造句还这么不客气。
等弄明白京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后,齐聚荀爽府上的荀氏众人齐齐沉默。
诏书用词已经不值得关注, 他们现在只纠结一个问题:这个京城真的有去的必要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臣者权势再大也还是臣, 天子再怎么年幼失势也还是天子, 位极人臣依旧在天子之下。
现在年幼的天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朝廷靠不住要和他们家明光离开, 虽然说的是事实, 但是听在朝中官员的耳朵里肯定不会太舒服。
京城到底哪儿不好,天子凭什么这么戳他们心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