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w?e\i?q~u\b,o^o-k!.?c,o·m_
“老师,那光绪皇帝呢?”
台下有同学内心有疑惑,举手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你是想说戊戌变法是么?”
李恩凡看着他,语气很平静。
见他点头,李恩凡也跟着点了点头说道: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想说,还是有支持时代发展的皇帝。”
“但你对清末的权力架构了解的还不够多。”
摇了摇头,李恩凡拿起彩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两字:光绪。
“光绪严格来说算不算一个皇帝?从位置上来说,他是皇帝,但从权力上来说,他并不是皇帝。”
“在当时,权力最大的是谁?”
台下大部分同学都轻口吐出了那个老妖婆的名字。
“是的,你们没有说错,权力最大的是她,所以光绪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个皇帝。”
“那光绪为什么要积极的支持变法呢?”
“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势力支持自己,让他能做回一个真正的皇帝。”
“没有势力,没有人支持的皇帝,那还能是一个皇帝么?肯定不是的。.8*6-k.a,n~s-h*u*.′c\o.m¨”
“所以光绪就看准了机会,想就此收回属于皇帝,属于自己的权力。”
“大家记住,这是当时戊戌变法最底层,也是最核心的一条逻辑。”
“而就是因为这条最底层,最核心的逻辑。”
“才真正的造成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李恩凡说到这里,神情越加的严肃,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数字:103。
“戊戌变法持续了多久?103天。”
“如果你们仅是从教科书了解戊戌变法的话,就只会看到表层,看到它的积极影响。”
“比如说: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等等。”
“最后呢,还会有一句,因变法损害到了以某位老妖婆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的抵制。”
“戊戌变法确实是有积极的影响,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也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说到这,李恩凡轻叹了口气,随后缓缓的说道:
“但以上说的这些,却根本无法掩饰戊戌变法从一开始的初衷就是错误的。/w*a′x?s\w`.*c~o`m?”
“我们刚才说过,戊戌变法最底层最核心的一条逻辑,是光绪皇帝想收回属于自己的皇帝权力。”
“这与其他变法的初衷就是截然不同的。”
“其他变法,是真正的为了国家,但戊戌变法?它是为了皇帝的权力。”
“大家知道,在这103天,光绪皇帝下了多少条改革变法的谕旨吗?”
“286件谕旨。”
“平均每天3件!”
“最夸张的是在17天内一共下达了132件谕旨。”
“这些谕旨诏书内容包括哪些?”
“政治体制、官僚制度、更新结构、裁撤官员、发展工商业、开办银行、改革教育、更新国防等等,几乎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些谕旨诏书都是光绪皇帝亲自过目后,首接下达到下面的相关部门去立即执行,没有经过任何的讨论,也不管是否能够实际操作。”
“光绪皇帝在当时,几乎不吃也不睡,瞪着血红的眼睛,精神处于极度亢奋之中。”
“他固执的相信,只要自己以身作则,这次政治赌博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光绪和维新派的成员们全都天真的相信,只要下达圣旨,把岛国和西方制度的灵丹妙药灌入当时大清帝国的体内。”
“这个庞大、古老、衰弱的帝国就能够立即的起死回生,立即重新焕发生机。”
在场所有人都有些目瞪口呆。
他们这还是第一次的详细了解戊戌变法,没想到戊戌变法真实的情况竟然是如果的荒唐。
“103天!光绪为了收回权力,一首在求快、求快、求快。”
“可以说迫不及待的想收回自己的权力了。”
“恨不得一夜之间就把这上下几千年来的“陋习”全部一次性扫清。”
“主次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