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w-e.n·x~u\e!t¨x?t-.*c`o\m.
“而且这也能说明,为什么这些臣子会眼睁睁看着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争斗。”
“因为当李世民证明了自己发动玄武门之变没有错的话,那跟随着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他们呢?”
“是不是同样没有错?”
随后,李恩凡摇了摇头,语气颇为无奈的说道:
“反正越看贞观朝的历史,越感觉李世民真的在逼迫太子李承乾谋反。”
“而魏王李泰,一句话就能被废除,也无关紧要。李世民只是在逼迫太子李承乾谋反,来证明自己没错。”
这个时候,旁边有一个同学忽然说道:
“老师,你还忽略了一个事。”
“贞观朝,是太子谋反,而不是皇子谋反。”
“如果李世民真是刻意的复刻自己的经历,那就向天下证明,武德年间,想谋反的其实是李建成,而不是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
“所以,不管是太子李承乾谋反,还是魏王李泰谋反,李世民其实都无所谓。”
“因为最终都会证明,自己没有错!错的就是李渊和李建成。”
李恩凡听到这话,眉头紧皱着,仔细的思考了一下这其中的逻辑之后,点了点头认同的说道:
“你说的没错,事实可能真是如此。+j.i_n?w-a!n`c~h/i+j/i?.^c?o!m!”
刚才说话的这位同学,叹息了一声,神色复杂的接着说道:
“老师,你确实说的没错,只有这样才能把武德还有贞观前后的所有事情解释的通。”
“为什么李世民前后政治能力差别如此之大。”
“为何公私不分,给李泰那么好的待遇。”
“为什么玄武门之变就摆在前面,李世民之后似乎忘了这么一回事。”
“最主要的是...”
李恩凡接下他的话,轻声说道:
“历史上还真有这么皇帝,为了证明自己造反没有错,而用尽了一生。”
“永乐皇帝,朱棣。”
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起来,他们越来越感觉这就是事实的真相了。
朱棣为了证明自己造反没有错,用尽了一生。
而李世民,当然也有极大的可能,复刻自己的经历,来证明自己玄武门之变没有错。
错的是自己的父亲,还有自己的兄长。
...
明朝。
洪武年。
朱元璋抬头看了一眼天幕,随后又看着面前躲在朱标背后怯生生的朱棣。
“用尽一生,证明自己造反没有错么?”
朱元璋似乎看到了朱棣为此奔走的一生,临死之前可能还想着自己,想告诉自己,他没有错。′天^禧_晓?税*王+ ·已*发?布/最_欣,彰?結¨
“等天幕讲到咱大明的时候,再来说你的事情。”
朱元璋低头看了一眼手上的鞭子,随后把它扔了出去。
“呼...”
朱标见状,拍了拍自己的胸口,随后用手把躲在自己身后的朱棣拉了出来。
“没事了,西弟。”
“大哥!!”
朱棣感激的看着朱标,随后又胆战心惊的瞅了一眼朱元璋。
“好了,都过来坐下吧。”
旁边站着的马皇后见状,摇了摇头。
本想阻止朱元璋打朱棣的,但马皇后知道,还想打,那就说明朱元璋没想把朱棣怎么样。
就怕那种打都不想打了,那才是最要命的。
...
明朝。
永乐年。
“证明自己没有错么?”
朱棣怔怔的看着天幕,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旁边坐着的朱高炽,努力的保持着自己的安静。
朱高炽觉得天幕说的确实没问题,李世民真可能想证明自己没有错。
因为他都能看出,自己的父亲朱棣,后半生也在努力的证明自己没有错。
那唐朝贞观年的臣子,他们能看不出么?
朱高炽觉得不可能,那些老阴人,绝对看出李世民的想法了,不然太子为什么会过的那么惨兮兮的?
不支持太子也就算了,许多人连魏王也没有支持。
而且不止是唐太宗李世民还有自己的父亲朱棣,历史上有许多造反登上皇位的,他们都在努力的证明自己没有错。
比如宋朝的那位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