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很有点傻气。但稍微通晓军事的人一看便知道,这些兵士是在作骑马战斗的训练。?完¨夲!鰰¨占/ !追/最¨辛`蟑/踕.西边更远一些的小树林边还立着一排箭靶,三排兵轮换着挽弓上前练习射术……段四没有坐,站在亭口仔细看了一会那些左军兵士操练,回头说:“这些兵练得不错。虽然比不上咱们中军,但看着也象差不太多。就是不知道拖出去以后能不能打。”
商成笑了笑,说:“那是当然!这是前头段修老将军一手教导带出来的兵,你想,他们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
段四也走进亭子。但他没坐到石凳上,而是蹲在地下,仰着脸说:“你不说我都忘了。是咧,段老将军的练兵,在咱们燕山可是数一数二的好本事。可惜呀,老将军走得太早了……”
商成也叹了口气。从军以来,对他帮助最多是就是这位老将军,而他最尊重最感激的也是这位老将军。老将军不仅帮他处理中军里的烦琐事务与梳理军旅中的复杂人事,还帮他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练兵办法,有时还主动替他担责任,把他的一些不切实际想法所带来的错误都承担过去,以保持他在军中的威信与威严。可以这样说,要是没有段老将军总结出来的那些办法,燕山中军就绝不可能有今天的战斗力,燕山三军的战斗力也不可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得到极大的提高,更不可能在连续的作战中继续保持高昂的士气!可令人痛惜的是,如今这位受人尊敬的老将已经永远离开了他,也永远地离开了这片土地。
段四默了一会,说:“前几天,燕州那边来文说,咱们提督府替段老将军请爵的事,又被兵部驳回了。”
商成没有说话。段老将军不幸战死殉国,这本身就是件令人悲痛的事情。可更加让人难过的是,老将军走的时候,勋衔还是朝廷在十一年前授予的游击将军。燕山提督府曾经多次上表朝廷为老将军请勋请田请爵,希望能让老人有个身后的荣宠,但所有的呈文都被严词驳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他抬起头,看着渐渐向西沉落的夕阳。晚霞烧亮了大半个天空,地上的一切都被染上一层金红。城里最高的建筑物钟鼓楼,高高的雄伟塔身上披着火红,在夕阳的照耀与暮色的映衬下,就象是一位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光辉巨人。城里到处都冒起了炊烟;空气里飘荡着一股淡淡的麦杆味;军营外有寺院里的头陀在摇着铜铃行走,一边走,一边念诵着祈祷平安的佛号。这寓示着白昼行将结束,夜晚就要到来……段四蹲在地下,默默地听着佛号声远去,迟疑了半晌,问道:“督帅,有个事情哩,不知道……不知道能不能问。”
商成把目光从钟鼓楼上收回来,说:“什么事?”
段四停了一下,先在肚子里打好腹稿,然后才说:“我看您似乎对当提督的事不太上心。是吧?”
商成笑了。这个时候当上燕山提督,值得他上心吗?
在商成的这些侍卫亲兵里面,段四大约是其中天分最高的一个。他最近一年多跟着田小五苏扎他们识了不少字,也读了几本书,虽然书本大都是囫囵吞枣地死读硬背,但书上的道理还是明白了不少。可是,这个世上的事,却不都是能够依靠天生的聪明便完全理解与解决的。至少他就无论如何都想不通,为什么商成正式接任了燕山提督,但看起来却并不怎么高兴。
商成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宰相公廨现在把燕山提督许给他,这是政治智慧的体现;这个任命与燕山当下的局面无关,也和他在燕山做出的成绩无关。
段四更加不明白了。跟在商成身边的时间久,“政治”这个辞的涵义他多少能够理解,“智慧”的意思就更不用说,他读过的《墨子》中就有“若此之使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两个辞连在一起他也模模糊糊地能体会出几分意思,但这和商成做了燕山提督有甚关系?
“你知道,我上月已经向朝廷举荐郭表出任燕山提督……”
段四眨巴着眼睛望着商成。这事他当然知道。商成的提督印信和大将军剑,还是他亲手转交给郭表的。但朝廷没有任命郭表而是选择了商成,这不正好说明在商成和郭表之间,朝廷与宰相公廨更看重谁更信任谁么?
商成被他的话逗笑了。他反问段四:“你知道,有谁是在出任卫镇提督的时候,其本身既不是柱国也不是上柱国?”
段四一下就明白过来。提督是从三品官秩,所以历来出任卫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