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城的城门在晨光中缓缓打开,叶肇勒住马缰,看着城墙上飘扬的桂军军旗,忽然觉得眼眶发热。/武¨4,墈-书? ¢嶵^歆′蟑*踕?哽-辛′快¨
他身后的第66军士兵背着老旧的步枪,军靴上还沾着从广东赶来的尘土——他们接到驰援宝山的命令时,连干粮都没来得及备足,一路靠百姓接济才赶到淞沪战场。
“叶军长,这边请。”韦云淞快步迎上来,握着他的手往指挥部走,“宋司令特意交代,先让弟兄们吃顿热乎的。”
指挥部外的空地上,八十口大铁锅正冒着白汽,猪肉炖粉条的香气飘出半里地。
第83军军长邓龙光刚迈进城门,就被这股香味勾得首咽口水。
他的士兵们放下背包就往锅边凑,有个年轻士兵伸手想掀锅盖,被班长照着后脑勺拍了一下:“没规矩!等宋司令发话再动筷!”
宋卫国从指挥部里出来时,正撞见这一幕。
他笑着摆摆手:“让弟兄们吃,管够!”
邓龙光看着士兵们围着铁锅狼吞虎咽,眼眶忽然红了。
“宋司令,”叶肇握住他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我们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你们辛苦了!”
“过去的事就别说了。”宋卫国拍着他的胳膊,“现在宝山需要你们,淞沪战场需要你们。”
他往城边的仓库指,“里面是给弟兄们备的家伙,吃饱了就去领,咱得让鬼子知道,华夏的军队不是好欺负的。”
仓库的门被拉开时,叶肇和邓龙光都愣住了。
第一层货架上,2万支三八式步枪擦得锃亮,枪栓上还缠着防潮的油纸。
第二层摆着1万支M1加兰德步枪,金黄的子弹压在弹匣里,闪得人眼睛疼。
角落里的木箱里,歪把子机枪、九二重机枪堆成了山,旁边的炮弹箱上印着“九二步兵炮专用”的字样。
“这……这是?”第159师师长谭邃拿起一支加兰德,手指在半自动扳机上摩挲,“这枪比咱手里的‘中正式’快至少两倍!”
更往里走,MP40冲锋枪的弹鼓在灯光下泛着冷光,MG42重机枪的枪管像一排排黑铁炮管。\微~趣.晓^税, ¢已.发,布~罪*欣/璋`結~
最深处的空地上,81毫米迫击炮、120毫米迫击炮整齐列队。
105毫米榴弹炮和150毫米榴弹炮的炮口指向天空,炮身还带着新出厂的蓝漆。
“宋司令,这……”叶肇声音发颤,他活了西十多年,从没见过哪个部队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精良武器。
“都是缴获的鬼子装备,”宋卫国说得轻描淡写,指着高射炮阵地,“那边120门88毫米高射炮,既能打飞机,也能平射打坦克,给弟兄们守着城门用。”
邓龙光忽然对着宋卫国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他身后的师长、团长们也跟着敬礼,动作整齐得像被风吹过的麦穗。
第154师师长巫剑雄抹了把脸,粗声说:“宋司令,咱粤军要是打不赢鬼子,就没脸再进这宝山城!”
那天下午,宝山城外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枪声。
粤军士兵在空地上练习武器,加兰德步枪的清脆枪声、MG42的撕裂声、迫击炮的闷响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激昂的战歌。
有个刚学会用MP40的广东兵,对着靶子连打三个弹匣,笑着笑着就哭了——他弟弟上个月在浦东牺牲时,手里还拿着打一发就要拉一次枪栓的老步枪。
夜幕降临时,宋卫国在指挥部召开作战会议。
地图上,第六师团的阵地被红笔圈成一个不规则的椭圆,旁边用蓝笔标着粤军的防御区域。
“叶军长,”宋卫国指着第六师团右翼,“第66军和第83军合计3.5万人,负责挡住第十一师团的增援。必要时敲掉鬼子的炮兵阵地!”
叶肇拍着桌子:“放心!咱粤军的炮兵团虽然人少,但有这105毫米榴弹炮和150毫米榴弹炮,保管让鬼子的炮变成哑巴!”
他转向韦云淞和虎子:“桂军剩下的3万弟兄,配属100辆T-34坦克,从正面突破第六师团的防线。′m¨z!j+g?y¢n′y,.?c*o′m`我的第一德械师2万人,带另外100辆坦克,绕到鬼子后方,切断他们退回吴淞口的退路。”
“是!”韦云淞起身时,腰间的大刀撞在桌腿上,发出“哐当”一声——那是他从南京带出来的刀,刀鞘上刻着“还我河山”西个字。
夜里九点,总攻的信号弹划破夜空。
桂军的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