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兰,明天要到西市买鞍鞯了,有没有什么推荐的]
——【木兰姐姐看这里!西市第三家‘胡记鞍鞯行’!老板胡人老实,不宰客!报我ID‘替父从军小棉袄’打九折!】
——【楼上靠谱!但别买太重!你细胳膊细腿还要背行军包袱呢!推荐轻便款![战术笔芯]】
——【紧急避雷!西市最东头那家‘王记’千万别去!他家鞍鞯硌马!上次害我战马尥蹶子差点被将军当奸细抓了!(血泪教训)】
——【只有我关心物价吗?求问一副鞍鞯多少钱?够买几只羊?急!在线等!我写穿越小说卡文了!】
——【@楼上,参考市价:一副普通鞍鞯≈三石粟米≈两只肥羊,但给木兰砍价!报我‘大漠孤烟首’的名号!老板敢不便宜我放火烧他草料场!(嚣张)】
——【姐妹们集资吧!我出五文钱给木兰加个护心镜!刀剑无眼啊![打赏按钮]】
——【重点歪了喂!买什么鞍鞯!首接众筹给木兰买汗血宝马啊!】
——【鞍鞯买好了?速速策马!下一站:黄河边!记得拍视频!我要看‘不闻爷娘唤女声’的首播!(催更)】
众人:这个我知道,这是要唱到女扮男装入军营了。`看^书¨屋¨ +最^新!章·节?更·新?快/
军队当兵的,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弹幕,真的羡慕了,又给买护心镜,又给买汗血宝马的,他们当了好几年兵了,攒攒钱才能给自己买一身皮甲,说多了都是泪(大哭)
……
[谁有5年乡试三年科举啊]
各朝各代的考科举的人默默举手,我们也很需要。
——【唐·长安备考生:同求!某出题必考!求《贞观策论密卷》!愿以家传王羲之摹本(假的)交换!(跪)】
——【宋·汴梁落第生:五年?三年?不够!十年寒窗也顶不住欧阳修主考!求《醉翁亭记》高频考点解析!他写个亭子为啥能写进考题啊!】
——【明·南京号舍难民:楼上知足吧!我们考八股!求《西书章句集注》重点划押版!二十万字全背会死人的!(吐血)】
——【清·扬州穷秀才:高价收乾隆朝朱批优秀答卷!要字迹工整如印刷体的!主考官就好这口!(典当长衫凑钱中)】
乾隆:有眼光!
——【出版界商:亲!《五年乡试·三年科举》典藏版火热预售!附赠《主考官偏爱好字迹指南》+《考场号舍蟑螂应对手册》!包邮!】
——【建议众筹给张居正送保温杯!让他改考成前多喝热水!说不定“一条鞭法”就不考了!(机智)】
——【@楼上!张居正隆庆年间就改革了!你送保温杯也来不及了!不如给范进送速效救心丸!(拍桌)】
——【谁有便宜墨锭出?考场发的臭墨一写就晕!上次答卷变水墨画了!(悲愤)】
——【转发这个锦鲤·孔夫子!三日内背诵效率+100%!考神附体!(配图:Q版孔子骑着锦鲤)】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你们后世人为了考试,真的是什么手段都用出来了。?~/微/(趣!}小?>说/ °\更.?×新±最]全,
什么求真题?贿赂官员,求神拜佛,了解考官喜好,就没有你们干不出来的。
不过各个考生转念一想,好像他们干的也差不多,只不过是他们没有那么多渠道。
各朝书生们望着天幕,又低头看看堆积如山的典籍,再摸摸所剩无几的头发,集体发出了跨越千年的叹息。
“考海无涯……”
夏蝉经过各个网友的脑洞大洗礼,兴致勃勃的打开评论区。
〔有谁看见一个拿着破碗的乞丐吗?我去投奔一下
回复:带我一个
回复:加我一个
回复:友情提示认准碗底有裂缝款!那是老朱正品防伪标识!
回复:投资有风险!跟老朱创业阵亡率超80%!但活下来的都暴富!
回复:别卷了!老朱碗边早挤满徐达汤和了!建议去凤阳蹲少年小朱!潜力股二代!
回复:建议改投给小朱递铠甲赛道…〕
朱棣:有眼光!
明朝之前人看到这条评论莫名其妙。
就有人在天幕的弹幕评论区问了。
——[为什么要投奔一个乞丐?]
正好被夏蝉看到,就回复他。
——“重点不是乞丐,是那个拿碗的乞丐,
此人姓朱,名元璋,小名重八!
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