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桂花忍着笑,真是个懂事的丫头。
回到家,黄晓静马上将饭菜往堂屋的桌上端来,“妈,今天怎么回得这么迟?饭好了,洗手吃饭吧?”
昏黄的灯光下,母女三人围坐在小方桌旁吃饭。(a?零?点{??看×+书?/¤ ¥,最^?°新?°?章^节-′!更¥{+新_快a
桌上摆着简单的两菜一汤,鲫鱼豆腐汤,炒豆子,和炒青菜,菜简单,却散发着家的温馨。
田桂花夸着大女儿的手艺越来越好,夹了一筷子青菜,放下碗,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晓静,晓晓,妈今天去看铺子了。”
黄晓静疑惑地眨着眼,“铺子?什么铺子?妈?”
“我看中一家铺子,想买下来卖包子。”田桂花说,“而且,铺子离街市近,离这里也不远。”
黄晓晓眼睛一亮,“真的?妈,你要开店卖包子啦?太好了!”她拍着手,小脸上满是憧憬,“就在咱家附近卖多好,省得您天天蹬车出去,日晒雨淋的。”
黄晓静却微微蹙起秀气的眉头,担忧地看着田桂花:“妈,买铺子?那得多少钱啊?咱们刚安顿下来,租房子、买三轮车、还有给我们买了衣裳鞋子……手头还宽裕吗?做包子虽然能赚点,可也经不起这样花销啊。”
她习惯了精打细算,深知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日子,才不会让贫家陷入困境。
田桂花看着大女儿懂事又忧虑的样子,心里既暖又酸。
她伸手拍了拍黄晓静的手背,“放心吧晓静,妈心里有数。买铺子的钱,妈有!还记得那几张欠条吗?妈要回来了两张欠条!咱们有足够的钱买下那铺子,而且还有富余。”
“哇!妈你真厉害!”黄晓晓欢呼起来,看向母亲的目光充满了崇拜,“那铺子多大?贵不贵?”
“就在老车站对门的路口拐角那儿,修车摊旁边那间。地方不小,就是旧了点,屋顶有点漏。价钱嘛,”田桂花压低声音,带着点小得意,“原主开价一千,妈砍到了八百!明早咱们就去签合同,一手交钱,一手交房契地契。你们也一起去,都见识见识,以后那就是咱们自己的地盘了!”
黄晓晓兴奋得几乎坐不住,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黄晓静虽然仍有顾虑,但听到母亲说钱是收债来的,又见母亲如此笃定,悬着的心也放下一大半,脸上露出了笑容,开始盘算铺子要怎么收拾。
第二天一早,田桂花先去信用社取了八百块现金,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好。
然后带着同样收拾得干净利落的黄晓静和黄晓晓,蹬着三轮车再次来到了卖铺子的周家。
签合同、点钱、交接房契地契……
整个过程在街道办主任的见证下,进行得异常顺利。
当那枚沉甸甸的、带着岁月痕迹的黄铜钥匙落到田桂花掌心时,她深吸一口气,仿佛握住了开启新生活的门栓。
“走,看看咱们的铺子去!”田桂花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领着两个女儿走向那间刚刚易主的旧铺。
铺子确实很旧,门窗油漆斑驳,推门进去,一股陈年的灰尘味扑面而来。
阳光从屋顶几处破损的瓦片缝隙漏下来,形成几道光柱,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尘埃。墙角挂着蛛网,地面坑洼不平。
“妈,这屋顶得赶紧修,不然下雨就麻烦了。”黄晓静观察着,己经开始考虑实际问题。
“没问题!等妈把这里里外外收拾干净,就找瓦匠来。”田桂花撸起袖子,干劲十足,“晓静,你去打水。晓晓,找扫帚簸箕来。咱们今天先打扫个大概!”
母女三人立刻行动起来。
黄晓静手脚麻利地从三轮车上搬下水桶去打水。
黄晓晓则像个小猴子似的,在杂乱的角落里翻找出了几把破旧的扫帚和簸箕。
田桂花则开始清理堆在角落的破木板和杂物。
就在她们干得热火朝天时,一个尖利又带着浓浓酸气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哟,我说是谁呢,这么大动静!原来是田桂花啊?怎么,租了这‘鬼屋’做买卖?”
田桂花抬头一看,正是大姑子黄丽华。
她挎着个菜篮子,显然是路过,此刻正叉着腰,一脸幸灾乐祸地站在门口,眼神里充满了鄙夷和看好戏的意味。
门口,还站着几个附近的人,一起在看热闹。
这间铺子闹鬼,这是附近几家都知道的“秘密”。
黄丽华故意拔高了声音,生怕别人听不见:“啧啧啧,田桂花,你可真敢下手啊!这铺子你也敢买?你不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