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游览学院之际,张梓若也将招生与招夫子的消息,再次告知众人。_狐`恋_蚊-穴/ `首′发/
学院建成了,有学生尽管往这里送吧!
经常带着孩子来讲学大赛的百姓们,都兴奋不已,当场报名!
他们早就想把孩子送到河湾村来读书,奈何张夫子总是说地方和人手有限,暂时收不了太多学生。
他们就只好等,如今终于等来了机会!自然是不能再错过,能当场报名就当场报名!
张梓若险些被欣喜若狂的百姓们埋没,好不容易才让众人冷静下来,去专门的报名处报名。
新的学生到来,新的夫子上任。
张梓若满心欢喜,觉得此次学院开始对外招生,来的人应该蛮多的。
可她等啊等,等来的只有附近几个村子送来的孩童。县城,除了她兄长家的两个孩子来了,其他竟然没什么人来?!
张梓若懵了,我办讲学大赛,办图书馆,办报纸,办了这么多东西,不断的宣扬名声,名声都传到京城去了,怎么开了学院反倒没有人来?
是我教学教的不够好吗?是我们河湾村文化氛围还不够浓郁吗?还是说我没有把学院给宣传透,知道的人太少?
张梓若认认真真的想了一个广告词,放在报纸上,为自己新创立的知行学院打广告。~二′八,看?书*旺, \无+错^内~容~
这回终于有新的学生了,但也就寥寥几个孩童。
从学院对外开放到现在,接收的学生都是年岁不一的孩童。至于像方远他们这么大的孩子,是一个都没有。
张梓若发愁,合着我一个诺大的综合学院,就是一个启蒙的地方,一个异世界的幼儿园?
我想为学院打出名声,把这一批孩子培养成才,那得多少年才能有成果啊?
而且,当初她在县城里讲了一节物理课,县城里有很多人喊着要为孩子报名,在她这里上学。/t^a+y′u¢e/d_u·.·c/o-m-到现在怎么就来了几个人呢?
张梓若苦思不得其果,托了可靠的人帮忙打听。等待的日子里,她心神不宁,不断的自我祝福,希望一切顺利。
她真的很需要生源啊!不仅需要小孩子们,还需要像方远、于嫣一样的大孩子们!
学院的营收除了束脩,还在于开店铺,卖笔墨纸砚、书籍和各种零食等,以及餐厅卖饭。
没有生源,首先就是收入的束脩学费少。其次,来上学的小娃娃们,离得远的孩子交了午饭钱,也就在餐厅里吃个饭。
至于额外的订餐服务和学院内的店铺,没有用武之地,或者说被用上的时候很少,也就意味着收入少。
可是学院开起来,不得不招收人手,各处都是开支。
总不能学院美美的开起来,不到一年就破产吧?那也太惨了!还谈什么桃李满天下的梦想?怕是做梦还快点!
府城,宁知府、余华家与张芳家,还有诸位曾经来过河湾村的贵人家,自然是知道知行学院开学的消息。
宁韶跟着爹娘来了河湾村一趟,与照儿、安安等小朋友在一起高高兴兴的玩了两日,回去以后满怀期冀地央求宁知府,让他到河湾村去上学。
宁知府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张夫子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夫子,对于给孩子们启蒙很有一套。但是,你认完常用字以后,还要学习的书籍与学问有很多。
你以后需要考科举。但张夫子在科举一道,是个门外汉。哪比得上你现今的夫子?
你如今的夫子是一位致仕的老大人,他除了能教你书上的学问,还能教你为人处事之道,更能教你如何走科举之路!
张夫子不具备这些条件。她学院中的夫子也并无功名。寻常孩童自然可以去她学院读书,那是村中孩子能寻到的最好的出路。
但你不一样,你去张夫子学院,是舍近求远,本末倒置。闲暇时节,可以去河湾村看书,或找人玩,但是读书,还是在府城读吧!”
宁韶不解:“可是,你以前不是说,程夫子最厉害吗?他就在河湾村啊!”
宁知府摇头:“程夫子是博学多才没错,可他只负责教自己的两个小徒弟,并不在张夫子的学院任职。
即便是程夫子的徒弟燕春回,如今也尚在京中,并未前往河湾村。
河湾村知行学院的底子,太薄了!”
第337章 阳谋
不止宁知府一个人这么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