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
来者几人名头各异,不好一并招呼,所以伏魔之士们只是齐齐躬身拱手,而女子们则屈身为礼。
当头第一位的杏黄色道袍无疑说明了他的身份,这是天师教的标准服色。EZ小税惘 蕪错内容他须发花白,面上却是一团红光,一脸慈和笑容,池棠心中一动,这必然就是天师教的张道融张天师了,一向听闻张天师年过百岁,可看眼前这道人,最多不过五十余岁的模样,而且精神矍铄,走起路来衣袂带风,毫无老态。不过池棠很快释然,这是伏魔道中的宗师,岂可以凡世之理揣度?想那孤山先生,不也是一百好几十岁了?但看上去却不一样像个最多年届四十的俊逸男子?
想起孤山先生,便见到熟悉的鹤氅白袍再次映入眼帘,池棠记的很清楚,孤山先生胸前绘的是利喙昂扬的鹤首,而祁文羽胸前则是鲜红细长的鹤腿之形,然而在道融天师身后端步前行的男子鹤氅胸前,却是一对张翅扑展的鹤翼,配在白袍之上,红的极为耀眼,远远看去,就像是一蓬燃烧的火焰。师字倚鹤首,立字展鹤翼,文字起鹤足。在长安薛漾对祁文羽所说的话犹在耳边,池棠立刻就知道这一位是谁了。
气贯长虹许贯虹,鹤羽门立字门宗师,也是整个不休山鹤羽门的掌门人,伏魔道中皆尊称其为许大先生。他的大名如雷贯耳,几乎一旦提起伏魔道中的翘楚人物时,他和道融天师两位几乎是众人必然提及的名字。池棠看向这位伏魔道中声名赫赫的许大先生,却很惊奇的发现,他根本不像那些众多的门人弟子,没有鹤羽门中惯见的俊美容颜,也没有那种如同出尘之仙的飘洒丰姿。但见方面阔颐,粗眉细目,甚至连头都显得稍微大了些,和脖项一比甚是不协调,他的神情刚毅,便是向场上众人回礼时,也只是微微一点头,不苟言笑。如果将这一身鹤氅白袍换作铿铿铁甲,池棠倒是觉得无比融洽。
许大先生身边的几个人中,有两位倒是素识,天风子道长还是一身淡青色的道袍,只是今日顶着一个淡金色的道冠,配着剑眉朗目的容颜,仙风道骨之中不失刚烈之气。池棠忽然想起,这一路前来,沿途从未见到任何前来赴会的伏魔道中人,和武林中集会的情形大不相同,想来是因为伏魔道自有自己赶路行途的路数,只不知这位天风子道长是几时从巴蜀启的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比自己先走一个多月的水路然后再马不停蹄的疾赶十余日要从容得多的。
紫菡夫人的绰约风姿还是最吸引男子关注的,她在天风子道长身边轻移莲步,显得是那么优雅,一袭紫色长裙从地面拂过,却丝毫没有沾上沿路的尘垢,池棠仔细观察之后才发现,紫菡夫人的每一步款款迈出,总有一股柔和的玄力随之而泛,正是这股玄力拂散了靠近紫裙的浮尘灰垢,真是讲究的女子。
除了这两位素识,还有两位僧人并行,看到其中一位青布直裰的僧袍,池棠先是一喜,误以为是那位定通神僧到了,待看那僧人的面容时,才发现那僧人是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僧人,比定通可年长了许多。而这中年僧人浓眉方口,形容忠朴,看起来形貌平平无奇,却不知是什么路数。另一个僧人则已有六七十岁的模样,两道雪白的长眉倒挂下来,面上的皱纹倒不明显,身上穿着大红袈裟,显见得是一个有道高僧。
走在最后的两人却令池棠颇感诧异,这是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男的不过二十来岁,肤色黝黑,倒和薛漾仿佛,身上粗麻短衣,腰间还别着短短的鱼叉;女的年岁更幼,最多不过十五六,和那年轻男子一般服色,便连五官容貌也有几分相似,只是双眼灵动,看起来更活泼些。她身后背着一个小巧的竹笠,正一脸好奇的看着场上众人,不时和那男子低语几句,目光忽的扫过池棠,似乎是吃了一惊,面色一怔。
池棠知道是自己半黑半白的面容吓到了她,只能苦笑着对她点了点头,那女子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急忙歉然一笑,末了还做错事般的吐了吐舌头,尽管她严格说来算不上如何美貌的女子,可这一下却也显得极为可爱。
仿佛有感应一般,经过自己眼前的几大宗师们也都侧过头,视线似乎是不经意的划过池棠的面庞,池棠不便直视,垂下头,依旧维持着躬身拱手的姿势,只这目光一交集间,池棠还能感到那许大先生的眼神刚肃彻达,仿佛直看到了自己心底。而道融天师却是宽和的微笑,至于天风子道长和紫菡夫人,他还没有来得及去感悟。
等池棠再抬起头,一行人已然步上了梯阶,倒是那青色僧服的中年僧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