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儿子们告退后,四爷就在屋内闭目养神,一时小顺子走进来,轻声将三位阿哥出门后的表现都回了。·优′品?小~税,徃* ′已-发/布¢罪~欣!璋-结*
四爷只是点头听了,然后让张有德说说老十四那里的情况。
张有德一双眼睛可比弘历毒多了,弘历只看出一个素日见过的八爷府上的马车。张有德多年来管着雍亲王府前院的琐事,应酬各府的帖子和管事,对朝廷的各级官位和各级爵位能用的马车烂熟于心,今日一打眼,就知道,十四爷府上到底去了多少高级别的勋贵和朝臣。
可以说张有德这一路,看似低头弯腰,其实一双小眼睛里记录了许多人和事。
待张有德一一回禀完在十四爷府上所见之人,所见之事后,四爷忽然开口道:“方才弘历似乎想说一事,但又没开口,是怎么了?”
张有德不敢把话说死,只道:“奴才奉命跟着阿哥们的车驾伺候,只见四阿哥上车后拉开帘子寻了片刻,看定了八贝勒爷府上的马车还在后,才放下帘子。方才四阿哥想说的,大概就是这件事吧。,x/l.l¨w.x^.+c~o+m.”
四爷揉了揉眉心。
弘历,是个聪明的孩子。
这聪明,不是指他背书习文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也不是说他有倚马千言出口成章的文采,而是弘历对于人心和时局的一种敏锐。
说起来,四爷自负,他的儿子们读书骑射都不差,功课上头师傅们都只有夸的份。
弘时素日所作的文章,拿来一看都是有理有据条理通顺。时不时跟堂兄弟们一起做诗联文那也是引经据典,一看就是下过功夫也颇为优秀的。
可是只有功课好在皇家又有什么用?
四爷想起弘时‘明月照沟渠’似的奔着老八等人就去了,心里就堵得慌。
这小子怎么就死活看不出来外头的情势啊!
在这点上,弘时别说不如弘历,甚至都不如弘昼。
弘昼年纪虽小却也看的明白,十四将他们放在后宅半个时辰之久,是给他们小冷板凳坐。那种来找弘春玩的随口的亲热话,只有弘时会当真。
这孩子被人骗了还给人数钱,也不是第一回 了。!j+j·w\x¨c¨.,i¨n^f-o.
四爷看着三个迥然有异的儿子,不免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说来弘历弘昼虽都在人情世故上有着天然的聪明,但弘昼的聪明里带着些野蛮任性。
许多事情他看的明白,感受力也敏锐,按理说也知道怎么做最圆滑,但弘昼就是不肯忍不肯屈就。
四爷难免想到自己小时候,太子和大哥阴阴阳阳的时候,有时候拉他这个做弟弟的做筏子,四爷烦的甩手就走。
多像现在的弘昼,可见这些儿子里,弘昼在性情上,才是最像自己的。
倒是弘历,天然有一种稳重和冷静,在孩提时代就显露出来不同。
四爷在心里再次细细度量了三个儿子。
张有德站在旁边,长久的寂然无声,像是一根阴影里的柱子。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中涉及西藏问题的,就算是历史,文中也尽量含糊过去了,怕被和谐。)
史料放在这里:康熙五十九年,册封新胡毕勒罕为六世达赖喇嘛,结束了五世达赖喇嘛之后的西藏宗教领袖不定的局面。
第57章 弹劾
且说十四爷,不,应该称一声抚远大将军回京后,很是热闹了几日,宫里也屡屡有赏赐。
直到二月十二日花朝节,在这个花团锦簇听起来流光闲适的一天,有御史上书,奏‘抚远大将军’大不敬一事。
同时,闲言碎语如流水一样在京城中蔓延开来。
蔓延到什么程度呢,康熙五十九年二月十二日,第一次有御史上奏弹劾,二月十五日,各府后宅里头都对这件事如数家珍。
宋嘉书知道的就更全面了,不过这回不是弘历说的,而是著名的李四儿当得报信鸟。
说来,去岁康熙五十八年的前半年,雍亲王府当真过得挺顺利,比如佟国维去世之事,就很合雍亲王府的利益。
别看隆科多跟四爷关系更好,但其生父佟国维,这个分量更重的康熙爷亲舅舅,却是明码标价向着老八的。他一死,四爷虽然悲痛着去吊唁‘舅公’去世,但心里还是松了一口气的,从此后,佟家再无人能压着隆科多,而隆科多是向着自己的。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