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可以称呼皇额娘了。^s^a?n?g_b/o\o+k!.`c?o·m?
这时的弘历已经登基半月,而宋嘉书也早已是奉先帝遗命所册立的太后了。宫中人适应力最强,已然习惯了现在宫中时隔多年,又再次有了太后皇后两位女主人当家。
只是先帝丧仪未完时,妃嫔们自然都不好迁宫,宋嘉书就仍在景仁宫中,准备下月再搬入慈宁宫。
虽未迁宫,但如今,弘历来问询任何事,已然不再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发问,也是一个皇帝请太后意见的问询。
宋嘉书却仍跟往常一般,只道:“你必是有了主意的。”
弘历点头:“皇额娘,朕想着将从前雍亲王府改为雍和宫,为皇阿玛停灵倒是适宜。”
雍亲王府是潜邸,是大行皇帝未登基前住了许多年的地方,这些年也一直妥善的被封禁着。且雍正爷登基后,雍亲王府作为潜邸也跟着翻新过,瓦片的颜色也跟着上了档次,跟宫里保持着高度一致,不再是王爷的规格,而是帝王规格的琉璃瓦——寿皇殿不宜停灵,此处倒是适合。
宋嘉书并没有旁的意见,只是道:“那到时候,我一并去送送先帝吧。/精/武,暁+说-蛧` ~无¨错^内?容?”
额娘还没有自称哀家,弘历也没有提醒。
正如这么多年来,他其实极少听额娘自称本宫。
——
时隔十三年,宋嘉书再次回到了凝心院。
当年皇上允了将凝心院的石榴树移栽进宫后,这潜邸自然也不能就剩一个大坑,于是匠人们当时也立刻种上了一棵石榴树幼苗。
而随着宫内熹妃和四阿哥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这两年,变成了熹贵妃和宝亲王后,这潜邸内留守的宫人,对这凝心院就更上心了,时刻打扫不说,还格外照料其中花木。
于是十三年过去,这棵新的石榴树已经生的枝繁叶茂,一打眼过去,跟从前的石榴树也没什么分别。
如今虽是九月了,树上甚至还零星挂着几个晚熟的石榴。
母子二人,便如从前一样,绕着凝心院中遛弯。
弘历便说起泰陵之事:“皇阿玛刚驾崩时,额娘跟朕提过一句,皇阿玛预备让敦肃皇贵妃也随葬陵寝?”当时诸事繁杂,此事且议不到,弘历就暂且放下。-0′0¨小.税?惘~ .埂?欣,嶵¨快_
此时提起此事,眉毛也有些微蹙。
说来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年敬敏皇贵妃能葬入皇陵,是当时的皇上雍正爷非要这么办,可如今,做皇上的乾隆帝,也是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决定年氏不入皇陵。
“额娘,朕站在这院中,就不免想起旧事。”他的语气中已经有了一个帝王不可置疑的口吻:“若是额娘不想,便是皇阿玛提过此事,儿子也仍叫敦肃皇贵妃便仍葬入妃陵。”
宋嘉书抬头看着石榴树,摇了摇头。
“不,让敦肃皇贵妃随葬吧。”她转头看向弘历:“我心里想的是另一件事,只怕要有些难为你。”
弘历立刻道:“额娘只管说便是。”
宋嘉书认真道:“让孝敬皇后与敦肃皇贵妃一并陪在皇上左右葬入泰陵吧,来日我百年之后,不必入泰陵。”
弘历不免惊讶错愕:“额娘……”
宋嘉书的目光仍旧转回石榴树的枝叶之间,好像还是昨天的事情,皇上带着弘历半夜来爬树,摘光了自己的好石榴。
这些时光是真的,可她终究是个局外人。
孝敬皇后是皇上的发妻,两人从夫妻走到分崩离析,走到彼此怨怼,而敦肃皇贵妃,是皇上念念不忘的心上人,可也走到儿女俱无,家族凋敝的结局。
她们对皇上的感情是真的,无论是深情还是怨恨。
与她们两个相比,宋嘉书觉得,自己始终是个等着做太后的局外人。哪怕随着局中旁人的喜怒哀乐而欢喜难过,也终究是个旁观者。
况且若是死后魂魄有知,她也不想与任何人呆在同一个陵寝里头,还要社交。她只想自己呆着。
弘历错愕后,也很快也反应过来,知道这是额娘的真心话,他虽是为难,但还是很快应下来:“额娘,有昭西陵的旧例在前,此事虽有朝臣会聒噪,但朕会为额娘做到的。”
昭西陵,便是孝庄皇后的陵墓。
据她生前所愿,也不与清太宗皇太极合葬,反而另起了一座皇后陵。①
弘历知道此事甚为清楚,还是通过出版《圣祖圣言》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