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王爷不但无罪,还要下旨嘉奖?
一些反对秦天赐的人,顿时就不淡定了。0~0,晓+税·蛧. -追!蕞\歆~璋~洁,
但是人家齐建华才是赈灾的主要负责人,灾区的情况,也只有他最清楚。
虽然王爷筹粮的方式,有待商榷,但他是为了赈灾,也无可厚非。
“陛下,王爷用威逼的方式筹集粮草,虽说是为了赈灾,但还是不可取的,算是功过相抵,不应该嘉奖!”
丞相陈儒站了出来,说了一句算是比较公道的话。
但是齐建华可不这样认为,“丞相,如果是你的话,你会以什么方式来筹粮?”
“你···”
陈儒哑口无言,虽然生气,但也不知如何应对。
“没有如果,方式方法有违国家律法,就是不对,尽管出发点是为了百姓。如果人人都效仿,那国家不乱套了吗?”
他说得也有道理,没有律法约束,将天下大乱。
“陛下,王爷把自己大半的家产,都己经用到了救济百姓,还请陛下明察!”
齐建华还不死心,他现在对秦天赐己经是死心塌地,尽量为他争取有利的事情。
见双方都相持不下,皇上李明哲也是头疼,那边军粮还没着落,这边又为了一个秦天赐吵了起来。
感觉好像什么事情都与秦天赐这个纨绔有关。/我?得.书¢城~ ?埂+辛¨蕞¢筷¢
“好了,对于秦天赐,念他初衷是为国为民,不奖也不罚,功过相抵。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不再议论!”李明哲一锤定音,不再纠缠这件事情。
缓和了一下,他又接着问道,“大家现在来说说,北方战事的军粮,该怎么办?”
最终还是回到最关键的问题上,有了粮草,一切都迎刃而解。
整个朝堂,瞬间安静的可怕,众人都沉默不语,没人想出头。
见众人沉默,李明哲只好点名。
“韩爱卿,你作为户部尚书,掌管国库,你认为该怎样解决这个军粮的问题?”
作为户部负责人,韩正当然是首当其冲。
“启禀陛下,微臣认为,只有增加赋税,才能解这困局。”
增加赋税的方式,以前也用过,这也算是一个办法。
只不过,大雍在不久之前,己经增加过一次赋税。
“陛下不可,现在我大雍的赋税己经很高,如果再增加的话,恐怕百姓会无法承受。”
立马有人站出来,反对增加赋税。
因为与昭离国的大战,大雍己经增加过一次赋税,再增加的话,恐怕会引起民变。
这时候,六皇子李永逸站了出来,“父皇,儿臣认为,韩大人说得对,当务之急,是解决北方军粮的问题。,天`禧-晓^说+徃~ .唔?错?内¢容-”
“如果守不住燕云,那北狄的铁骑将会长驱首入,兵临城下。这与我朝百姓的负担相比,更加严重。”
“到时候,战争波及中原,百姓同样遭受战乱之苦。”
“两相比较之下,大家先受些苦,等退敌之后,再降低赋税,让百姓好过一些。只有这样,才是良策。”
他一口气分析了增加赋税与丢失燕云的利害关系,最重要的是,北狄打进来,他这个太子当与不当,同样屈辱。
他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他都想要守住燕云十六州。
但他忘记了一点,如果大规模的百姓暴动造反的话,同样会动摇大雍的国本。
这一点,秦天赐早有预料。这也是为什么他组建军队,会有那么多穷苦百姓参军,他正是看出了这一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另外。”李永逸继续说道,“父皇号召各大世家,以及天下富商,都为了国家捐款。儿臣带头,捐出我宁王府的一半财产。”
见六皇子提到捐款,大家都沉默。
别看他们在朝堂上各抒己见,吵得不可开交,一旦让他们出钱,那就不一样了,就跟要了他们的命一样。
李永逸回头扫视了一遍,看到自己这边的官员时候,暗暗使了眼色。这种时候,他需要大家的支持。
“陛下,臣觉得殿下说得对,微臣愿意拿出五千两,支持北方将士,抗击北狄。”
这是六皇子的人,得到暗示,当然要支持。到时候六皇子登基,他就有从龙之功。
“臣附议!愿意拿出三千两!”
“臣附议!微臣愿意出一千两。”
“臣愿意出两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