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明不再转着手里的佛珠,“施主造了太多杀孽,迟早会祸及身边的人。·求~书?帮- ~追.最,歆-彰.洁!”
“贫僧现在没有资格度你,施主若是反而想要保住谁,只能求己,弥补过往,在位谋责,惠及天下。”
庆明只能把话说到这里,他摇摇头走出了院子,口里念着,“一切皆有因果,一切皆是磨难,念念无相,念念无为……”
李淮修沉默一会,示意外面的人不要拦他。
庆明背对着李淮修抬抬手,潇洒离去。
院子里的男人有帝王的命格,上一次也确实君临天下了,但是世间万事不能总是圆满。
高高在上的天子,心里也是有缺憾的。
第84章 安排 可真是出了个大丑事
庆明大师的身影消失在院前, 李淮修面上没什么情绪,只叫了几个人护送他回淮州。
乌正还想说什么,叫李淮修制止了, 男人独自去了书房。
下人点了烛火就悄无声息地退下了, 李淮修独自坐在书桌后面, 垂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半晌, 男人把腰间的佩剑取了下来,背影叫烛光照得高大又挺直。!精*武¨晓\说¨罔_ ~更^芯·罪.哙?
这把剑是李太子的遗物, 是杨氏赠给李太子的,太子喜爱, 十年不离身。当年他把杨氏藏在米缸里,这把剑又还给了杨氏。
李太子同杨氏, 两人从相见到成婚统共都没用三个月。
杨氏来京城游玩, 没想过会同金尊玉贵的太子爷有段姻缘, 哪里想着给自己带嫁妆, 随身只有一把长剑,当嫁妆赠给了李太子。
李太子那样的身份, 也没有自己动剑的机会, 这剑十年几乎没出过鞘。最后危难的时候他也没用上,留给了藏在米缸里的杨氏。
这是杨氏生前不能见到的物件,见了就要发疯,死了以后就留给了李淮修。
杨氏死前李淮修是有些预感的。
那天下午天气很闷热, 李淮修在院子里睡午觉, 杨氏轻轻把他推醒,他那时才几岁的光景,与杨氏并不亲近。
杨氏用一种晦涩的眼神看了他许久,把这把剑放在他手里。
李淮修那时也就和这剑差不多高, 握住剑柄勉强能拿起来。¢微¨趣*晓,税,网! /已?发+布,罪~芯-璋,截/
杨氏第一次很温柔地摸了摸他的脸,叫他要好好长大,用这把剑将元帝千刀万剐。
女人是笑着说的,说自己就这一个愿望。
他这样的出生,从小叫一群臣子殷殷期盼着长大,他们都盼着他有朝一日能手刃元帝替李太子复仇,光复前朝的荣光。
李淮修从来没见过自己的父亲,他天生冷性子,对那个叫所有人怀恋的男人没有感情,但是身边的人都这样希望的。杨氏,柳嬷嬷,那些跟着他的大臣。
他们都说叫李淮修以后要懂事,要替他父亲报仇,要光复前朝,要带着身边的人重回京城,这是他生下来所有的意义。
后来李淮修长大了,能和他说这些话的人几乎没有了,但是他知道周围的人都在看着他。
这剑就像个魔咒,李淮修十几年也没离过身,杨氏的话时不时就响在耳边,他有时很烦躁但是摆脱不了,只能一步一步朝那个方向走。
就像现在,他们还有不到三天就要起兵前往徐州,还要扯着前朝的大旗。
李淮修该不畏生死冲在前方,要杀了元帝,最好还是五马分尸,元帝身边的人也不会留活口,百姓无辜但是无法避免的,徐州该成一座死城。
剩下的几个州也会像嗅到血腥味的肉食动物一般,蜂拥到京城附近,围剿他这个前朝余孽。
他们会利用徐州的地势部署好一切,把这些以往背叛过前朝的人一网打尽。
但是现在不能这么办了。
李淮修认真地把剑擦了一遍,安回剑鞘里,这把剑他十几年没离身了。
男人最后安静地坐了会。
他想了很多,如果不去徐州这事情要怎么解决,他们要留在京城,不再动用兵刃,那就只能用些别的法子。
总之元帝还是要死的。
再出来时,他身上就没带着剑了。
李淮修叫来乌正,说去徐州的计划先搁置了。
乌正难得有些失态,“主子,是出了什么事吗?”
李淮修无意叫他们想到阿瑶身上去,想了想,男人只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