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向村子的方向看了看道:
“通讯员,回去看一下,乡亲们转移还需要多长时间。′E.Z?暁^税/王′ \吾¨错?内*容`”
二营长接口道:
“团长,我刚派人回去看过,乡亲们拖家带口的跑不快,总得一个多小时之后,才能全部穿过野狼口,到达安全的地方。”
“一个多小时?还行。派去罗家峪的通讯员回来了没有?”
“回来了,团长,通讯员己经向苏家军通报了情况。”
丁伟点点头,眼睛余光中,发现前面的山头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
举起望远镜看了一下,几个浑身扎着干草伪装的人,正悄悄向着这边移动。
再仔细观察一下,发现那些人干草伪装下,身穿深褐色军装,似乎是大家口中的苏家军。
而那些人,正是苏阳派出的侦察班。
那些动员兵伪装的很好,趴在那里不动,就连不远处的新一团众人都没有注意到。
他们本来打算就近观察的,没想到鬼子的先头部队查的特别仔细,那就藏不住了。
请示过苏阳之后,开始后撤。
他们这一动,马上就被新一团的人发现了。
十名动员兵猫着腰跑过来。
“我们是苏阳指挥官的部下,请问哪位是丁团长?”
“我是新一团团长丁伟,有什么事吗?”
“丁团长,我们指挥官在长平村方向发现了一条土匪秘径,可以首接跳出鬼子的包围圈,就是不太好走。′如~雯_徃^ /首¢发?
我们指挥官询问贵部,是否要一起撤退?”
长平村的土匪秘径与罗家峪的撤退路线是两种情况。
长平村的土匪秘径是首接跳出包围圈,通往外界公路,出去之后想去哪里都可以。
罗家峪的撤退路线则是进山,找个隐蔽的山旮旯藏起来,等着鬼子走了之后再出来。
两者相比较,无疑是长平村的秘径比较好。
“土匪秘径?来的还真是时候。
谢谢你们指挥官的好意,不过还是算了,我们还有掩护百姓撤退的任务。
我很钦佩你们的指挥官,等这次战斗结束之后,请你们指挥官到新一团一叙,我请他喝酒。”
动员兵全程转播。
十几里外,刚刚与剩余部队会合,正在寻找伏击地点的苏阳,听到这话不禁哑然。
这家伙,没事插什么旗啊?
不会就这么寄了吧?
做为晋西北铁三角之一的丁伟,不但有着极高的军事素养,
同时还拥有卓越的战略眼光,是八路军中的一员虎将。
这么优秀的人物,可别因为自己扇了扇蝴蝶翅膀,而提前领了盒饭。
苏阳想了想,之前新一团侦察兵说过,新一团的任务,是要掩护罗家峪的百姓一起撤退。
丁伟不是李云龙,估计也不会战场抗命,应该会跟着老百姓进山。.天.禧·晓′税+旺- *无?错`内!容!
但鬼子这次的目标是自己,如果跟着新一团一起进山,反而会招来鬼子的穷追猛打,给老百姓和新一团造成更大的伤亡。
苏阳想了想,让动员兵传达他的意思:
“我们准备从长平村南的土匪小道转移,并且会在那里建立防线,掩护撤退行动。
如果八路军改变了主意,随时可以过来一起走。”
联络完毕,苏阳派出最精锐的一连去罗家峪帮助新一团。
由于动员兵接受不了太过复杂的命令,苏阳将命令简化为两条:
一、到新一团的阵地,听丁伟指挥。
二、如果新一团撤退,一连负责断后。
只要苏阳还活着,动员兵就会源源不绝,但丁伟只有一个。
用一个连的动员兵换一个丁伟,苏阳觉得值。
一连的89名动员兵跑步赶往罗家峪,苏阳也带人前往长平村的土匪小道。
苏阳的侦察兵传完话,也不离开,首接就留在新一团的阵地上,准备和八路军一起战斗。
伏在他们身边的八路军战士都很欣喜,苏家军虽然不是八路军,但却被他们视为最亲密的兄弟部队。
一个战士眼馋地望着动员兵手里的波波沙,忍不住问道:
“哎,兄弟,你这是什么枪?看起来真带劲。”
动员兵看了他一眼,犹豫了一下回答道:
“苏联制波波沙冲锋枪。”
“乖乖,这就是冲锋枪啊,抱着这枪突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