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威力更强、性能更稳定的新型炸药,莫兴华便开始着手设计新一代的“莫氏攻坚炸药包Plus”。
针对之前“莫氏攻坚炸药包”在面对超坚固目标时威力不足的问题,莫兴华在新一代炸药包的设计中,引入了“模块化”的理念。他将标准的炸药模块设定为五公斤装药量(采用“黑色闪电Mk-II”),并设计了可靠的连接和捆绑机构。这样一来,前线的爆破手就可以根据目标的不同强度和类型,灵活地将这些标准模块组合成十公斤、十五公斤、甚至更重的组合式炸药包,以满足不同威力的需求。
更具创新性的是,莫兴华在“攻坚炸药包Plus”的设计中,进一步强化和深化了“简易聚能战斗部”的应用。他在之前“没良心炮”炮弹聚能罩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他指导工人用薄铁皮或多层浸蜡硬纸壳,制作出不同锥角和口径的空心圆锥形或半球形药型罩,并将其固定在炸药包的一端或特定方向。在药型罩的空腔内,则填充上经过精确计算的、具有特定密度和形状的惰性物质(例如细沙、泥土或木屑)。
当这种带有药型罩的炸药包爆炸时,炸药产生的巨大能量将被药型罩汇聚和导向,形成一股速度极高、能量密度极大的金属射流或高压气体射流,从而大大增强其对钢筋混凝土、厚钢板等坚固目标的侵彻和破坏能力。这种简易的聚能效应,虽然还无法与后世真正的破甲弹相比,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疑是一种极具威慑力的“降维打击”手段。
此外,莫兴华还对炸药包的引爆装置进行了改进。他设计了更可靠的雷管固定和保护装置,并对导火索的连接方式和防水处理进行了优化,以确保在各种恶劣的战场环境下,都能够实现安全、可靠的起爆。
新一代“攻坚炸药包Plus”的研制成功,标志着盘龙峪兵工厂在爆破技术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它不仅为根据地部队提供了一种威力更强、使用更灵活的攻坚利器,更是兵工厂为应对日军日益坚固的防御工事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战略反攻,所做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储备。
莫兴华相信,当这些蕴含着“黑色闪电Mk-II”和“简易聚能战斗部”双重威力的“攻坚炸药包Plus”,出现在未来的战场上时,必将给那些自以为固若金汤的日军乌龟壳们,带来一场真正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