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泉站上空最后一缕硝烟散尽,残破的太阳旗被八路军战士从日军指挥部的楼顶扯下,换上那面崭新的、染着烈士鲜血的红旗时,一场辉煌的胜利,终于尘埃落定。′墈^书^屋-晓′税-徃/ ¨追_嶵`歆\蟑`截′
独立团和兄弟部队的战士们,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成功地攻克了这座日军在正太铁路上的核心枢纽,斩断了敌人深入山西的经济与军事大动脉。
缴获的武器、弹药、粮食、药品堆积如山,足以让整个晋西北根据地的家底都厚实一大截。
然而,就在前线的将士们为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而欢呼时,远在数百里之外的盘龙峪,却刚刚经历了一场几乎毁灭性的血战。
当赵刚率领的骑兵营如天降神兵般冲入山谷,将负隅顽抗的日军“神风特别攻击队”尽数歼灭时,整个兵工厂早己是满目疮痍。
车间被烧毁,机器被炸坏,墙壁上布满了弹孔和血迹,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和令人作呕的血腥气。
更让人心痛的,是那些倒在血泊中的、熟悉的面孔。
几十名优秀的工人和警卫队员,在这场惨烈的家园保卫战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他们亲手建设的这片土地。~s,h!u·b`x!s`.?c.o-m?
莫兴华和苏婉站在被鲜血浸透的兵工厂广场上,望着那些被一一抬出的、用白布覆盖的烈士遗体,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
特别是当他们看到王大锤那具被炸得残缺不全、却依然保持着冲锋姿态的遗体时,两人的眼泪再也无法抑制,夺眶而出。
“大锤师傅……”莫兴华的声音嘶哑,他缓缓地跪倒在王大锤的遗体前,伸出颤抖的手,轻轻地为他合上了那双怒目圆睁的眼睛。
这位为盘龙峪兵工厂奉献了毕生心血的老铁匠,这位在炉火边挥舞了一辈子铁锤的朴实汉子,最终用他最壮烈的方式,捍卫了兵工厂的尊严,也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句号。
整个兵工厂,都沉浸在一种巨大的、压抑的悲痛之中。
胜利的喜悦,被牺牲的沉重所取代。
他们为牺牲的战友们举行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追悼会。
没有花圈,没有挽联,只有一面面沾满血迹的红旗,和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压抑的哭泣。
莫兴华亲手将王大锤的名字,以及其他所有牺牲同志的名字,一笔一划地,用凿子和铁锤,郑重地镌刻在了那面早己刻满了名字的“英烈墙”上。¨x*s\c_m?s_w·.?c^o·m+
墙上的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段不屈的故事,都象征着一座不朽的丰碑。
就在此时,旅部的通讯员,骑着一匹快马,风尘仆仆地冲进了山谷,带来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报告!莫总工程师!赵政委!旅部急电!日本天皇,在今天早上,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什么?!”
“投降了?小鬼子投降了?!”
“我们胜利了?!”
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原子弹,瞬间在整个盘龙G峪引起了山崩海啸般的巨大反响!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八年了!整整八年了!我们终于把小鬼子给打跑了!”
“爹!娘!你们听到了吗?我们胜利了!!”
工人们、战士们、家属们,所有的人都从悲痛中惊醒,他们互相拥抱,尽情地欢呼,放声地哭泣!那哭声中,有胜利的喜悦,有压抑己久的宣泄,有对牺牲亲人的告慰,更有对和平的无限渴望!
整个盘龙峪,整个晋西北,整个中国,都在这一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人们奔走相告,载歌载舞!压抑在中华民族心头长达八年之久的阴霾,终于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然而,在这片震天的欢呼声中,莫兴华和苏婉,却不约而同地保持了沉默。他们并肩站在那面刚刚镌刻上新名字的“英烈墙”前,望着远处为了胜利而狂欢的人群,眼神中却闪烁着一丝复杂的光芒。
喜悦,自然是有的。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但同时,他们的心中,也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迷惘。
莫兴华轻轻地抚摸着“英烈墙”上,“王大锤”那三个冰冷而深刻的字,仿佛还能感受到老人手掌的温度和铁锤的力量。
他想起了下柳庄的废墟,想起了兵工厂初